欢迎来到专业的微胜文档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微胜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4篇

日期:2022-09-15 21:50:02 来源: 网友投稿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4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某县人大代表小组关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为深入了解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现状,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水平,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4篇

篇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人大代表小组关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现状,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水平,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建言献策的作用,根据市人大代表xx第四代表小组(闭会期间)活动计划安排,小组代表们近期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座谈走访,讨论研究等形式,对xx县部分乡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环境整治的状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制定相关考评办法,探索市场化运作,形成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但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制约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完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创建优美宜居农村人居环境。

  二、我县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1 1 、农村污染面较广。目前农业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使用不科学和处置不妥当,给农村空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带来不小危害;不少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没有及时收集处理,散落在田间地头,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部分小规模和散养的畜禽粪尿大多直排或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导致水体环境污染。另外,秸秆焚烧是一个新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我县每年至少有一半以上就在田间地头焚烧,产生大量烟雾浮尘,不仅浪费了

 资源,破坏了土壤结构,还污染了农村和城区的空气和环境,影响了公共交通安全。同时,随着乡镇工业园区发展,工业污染也随之增加,尤其少数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惜以身试法,有的虽有治污设施,但长期闲置,没有正常运行,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有的企业甚至私设排污口,偷排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的环境质量。

  2 2 、农贸市场环境较差。我们调研了部分乡镇的街道农贸市场,发现农贸市场是脏乱差的集中点,没有科学合理布局,同时软硬件设施较差,乱堆乱放、乱停乱靠现象严重,白色污染多,臭气熏天。

  3 3 、环境整治面较窄。目前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面重点是集镇和中心村。由于农村没有合理规划,自然郢分布不规律,环卫基础设施很难顾及到,偏僻的自然郢环境卫生无法改善,脏乱差,白色污染严重。影响着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

  4 4 、资金投入量不足。目前,全县农村环境整治投入主要依靠镇、村自筹解决。从实际调研可以看到,大部分乡镇每年在农环整治软硬件投入上都在几百万。由于农环工作是一个长期固定性工作,而上级没有专项资金,由于镇村财力有限,资金投入后续乏力。

  5 5 、垃圾后续处理较难。从实地调研看到,现在大部分乡镇都设有 1-2 处垃圾填埋点,通过垃圾车统一运送到垃圾填埋点。但是远不能满足垃圾产生量。而垃圾填埋场是简单的处理,臭气熏天,造成环境二次污染,附近群众无法生活。

  6 6 、群众 环保 意识不强。因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大,

 群众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农民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农药;生活垃圾随处扔、污水随便排,直接影响着农村环境。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些根本就没有环保意识,没有想过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部分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三、对我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几点建议

  1 1 、强化目标责任,完善配套政策。严格考核考评,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实行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做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激励机制,避免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把环评关,防止重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2 2 、加大宣传教育,提高 环保 意识。环境综合整治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要以营造环境保护氛围,提高环保意识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环境整治宣教力度,增强居民群众爱护生活环境的自觉性,促进广大居民观念由“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引导群众积极投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形成全民参与、携手共建的社会氛围。

  3 3 、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推广新能源、新科技。大力推广沼气资源和太阳能,科学建设沼气池,减少粪便污染,变废为宝,改善环境。积极发展现代、生态科技农业。引导农业示范区和家庭农场规模化建设,加强农药、化肥控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

 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4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村镇布局。加快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步伐。重点加强城镇管理水平,对城镇街道农贸市场统一规划布局整治,设置停车点,铺设污水管网,新建公共厕所,提升城镇化水平。鉴于农村外出人口多,自然郢分布分散,环境整治工作难度大,建议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科学合理规划中心村聚集点,变分散为集中,统一配套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同时加快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开展污水治理,建议争取环巢湖流域环境整治项目和农开行贷款项目解决。乡镇垃圾处理点局限于填埋方式,既不科学又满足不了需求,加快垃圾焚烧处理,分类处理,新建垃圾焚烧处理,减少二次污染。

  5 5 、拓宽筹资渠道,形成多元投入。形成多元投入路径,逐步建立政府保障、项目带动、居民尽责、社会参与的投入长效机制,保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开展。财政预算投入就是县镇两级财政要加大环境整治投入力度,确保治理有基本的资金保障。县财政还要建立“以奖促治”的管理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职能部门要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资金投入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争资立项力度,争取更多地项目资金,用于乡村环保规划编制。制定奖励政策,鼓励与在外的工商业主、民营企业家以及有良好社会影响的代表人士联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争取外援,推动农村环境治理。

篇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大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 xx 年 x 月重点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乡村规划编制及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情况,通过座谈会、集中调研、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情况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指示,成立了 xx 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农业农村委、区住房城乡建委等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成员,出台了《xx 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xx—xx 年)》《xx区“五沿”区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加快补齐突出短板为重点,以改善村容村貌为突破口,以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为目的,以先易后难、先点后面为工作原则,以“五沿”周边区域的xx 个行政村作为 xx 年整治重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xx 年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一)持续开展农村垃圾整治。

 一是按照“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建立健全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的监督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的“五有”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截至 xx 年 x 月,建成一座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镇街压缩式垃圾中转站 xx 座。

 二是以提高无害化处理工艺水平为重点,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全区 xx 个行政村实现有效治理,正逐步向自然村落推进,截至xx年x月,行政村有效治理比例达100%,覆盖率达xx%。我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分别于 xx 年 x 月和 x 月通过市级和国家级第三方验收。

 三是开展了 xx 个村的垃圾分类示范工作,组织召开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会及垃圾分类培训会,截至 xx 年 3 月,发放宣传资料 40000 余份,设置了四分类垃圾箱约 xx 个、二分类垃圾桶约 9000 个。

 四是全区 302 个行政村均建立了垃圾清扫保洁队伍,按照平均600—800 名农村常住居民配备 1―2 名保洁员的标准,截至2019 年 3 月,全区共配备保洁员 829 名,通过网格化治理、组团式服务、走村入户等多种方式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引导农村居民增强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已实现镇街、村庄、村间道路、绿化、水面保洁全覆盖。

 五是对全区 20 个镇街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房)、河湖及水利枢纽漂浮垃圾进行了现场查看,经

 排查未发现体积在 500 立方以上且堆放时间在 6 个月以上的堆放点,对 16 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房)进行了整治清理,封闭了三个镇街的垃圾房。

 (二)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一是统一规划,逐年实施。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2018-2020年)农村改厕的实施意见》。

 二是统一培训,理论和实践并重。2018 年 4 月,我区召开 2018 年农村改厕工作会暨现场培训会,学习传达全国厕所革命现场会暨培训班精神。

 三是统一指导,因地制宜。区爱卫办组织区级创卫专家,实地进行改厕技术指导,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灵活采用砖混式三格化粪池、预制式三格化粪池和完整下水道式集中处理粪污;创新观念,引进一次成型塑料整体式三格化粪池。截至 2018 年底,全区累计改造建设户厕 14.54 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79.97 %;累计改造建设农村公厕 379 座。2018年全区按照 A 级标准建设旅游厕所 36 座,其中新建 21 座、改建 15 座,新增厕位 545 个,建筑总面积 3328 平方米,我区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游客入厕满意度大有提升。

  (三)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自 2013 年开始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以来,共在 40 个行政村的村聚居点实施污水处理项目,其中撤乡并镇老乡场聚居点 29 个,农民新村聚居点 4 个,一般行政村聚居点 7 个,累计建成 44 座

 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规模达到 3970 吨,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 10 座,A/O 处理工艺 7 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 18 座,生化池 9 座。全区共建有镇街污水处理厂 20 座,实现了全区镇街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设计日处理能力为 2.62 万吨,现实际日处理能力为 1.52 万吨,2017年新建的三江、赶水、新盛污水处理厂正在调试运行,其余17 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镇街污水管网累计修建 173.5 公里。经过多年的实施,基本实现符合项目实施条件的撤乡并镇老乡场以及 1000 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70%。通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基本消除了农村黑臭水体。

  (四)大力提升农村村容村貌。

 在农村道路建设管护方面,2008 年以来,全区累计建成农村公路镇、村道里程 5000余公里,硬化里程 2600 余公里,公路密度达 2.5 公里/平方公里,实现行政村通畅率 100%,撤并村通达率 100%。2018年起实施“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共下达通组公路建设计划 1320 公里,计划补助资金 5.94 亿元,其中通畅工程 1100 公里,通达工程 220 公里,分别解决 430 个村民小组的通畅和 25 个村民小组的通达,全面建设完成后村民小组通畅率将由 65%提高至 82%,村民小组通达率将由 97%提高至 98.9%。

 在农村危房改造方面,2018 年我区共启动农村“四类对象”C、D 级危房改造 4000 余户,其中建卡贫困户

 2952 户。按照“改造一批、验收一批、拨付一批”工作要求,我区及时组织竣工验收,截至 2018 年底,共验收合格危改户3505 户,其中建卡贫困户 2534 户,其他贫困户 971 户。

 在农村旧房提升方面,2018 年我区共向市住房城乡建委申报旧房提升 2500 户,待市住房城乡建委下达任务后,按程序、按要求启动农村旧房提升工作。

 在传统村落发展保护方面,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协调多方力量重点发展保护我区唯一的传统村落即东溪镇永乐村。编制并审批通过了《xx 区东溪镇永乐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建立完善了领导机制和管理机制,责任层层落实。根据制定的《保护与发展规划》,落实专业施工单位对永乐村的传统建筑进行修缮性风貌改造。将濒危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设立为核心保护区,并进行抢救性修缮,加强核心保护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治理。

 在实施村庄亮化、绿化、美化、文化工程方面,截至 2019 年 3 月,安装照明设施 5300 盏,全区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基本覆盖的行政村达 96 个;创建绿色示范村庄 21 个,成功创建美丽庭院 1147 户,稳步推进东溪特色小镇古镇四方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农村建筑工匠培训80 名。新增村庄绿化面积 10 公顷。基本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270 个,建成惠民电影固定放映厅 31 个。开展送流动文化服务进基层,2018年共计为镇街送文艺演出76场,区级送地方戏曲进校园进乡村 31 场,建成清水村、名山村

 等 22 个行政村农体工程,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副篮球架,两个乒乓球台。

 (五)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2018 年全年共完成 1.245 万头生猪当量的污染治理配套设施整改任务,关闭搬迁 64 家禁养区养殖场,以“种养结合”为核心,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3%以上。

 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突出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为重点的利用方向,开展区域性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集成推广经济适用的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85.6%。

 推进农资废弃物回收利用,按照“谁购买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谁生产谁处理”的原则,对农资废弃物实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回收农膜 30 吨。

 (六)积极开展乡村规划编制。

 在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方面,按照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突出生态功能的要求,精准编制规划,彰显乡村自然美和人文美。截至 2019年 3 月,全区已编制 58 个村的土地利用规划并经区政府批准后已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备案。在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同时,按照“多规合一”思路,将村规划项目全部纳入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落实布局,村规划项目共落实布局 185 公顷。凡纳入村土地利用规划的项目,均可以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计划指标、地票等予以分类保障

 审批,实现农业农村发展依法规范用地,有利于改善农村经济社会条件,助推乡村发展。

 在村域现状分析编制和规划指引方面,2016 年到 2017 年,以各行政村资源环境条件和建设现状调查为重点,对人口、土地利用、特色资源、建(构)筑物、基础设施等进行梳理分析,全区共编制 302 个村村域现状分析和规划指引。2017 年,为合理安排农村各类用地,引导村域土地合理利用和有序建设,以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为重点,充分满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标准农田和标准化现代农业效益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等需求,共编制 100 个村建设规划。2018 年,结合乡村振兴工作要求,认真梳理乡村振兴示范村各种建设活动、科学布局各类产业,编制完成三角镇红岩村、石壕镇万隆村等 7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规划,包含规划用地布局、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聚居点规划、建筑风貌改造、综合环境整治、文化活动、重点项目库等 8 个方面,为示范村各项建设活动提供规划支撑。

  (七)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是 一是 2019年出台了《xx 市 xx 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管理办法》,对相关部门、镇街、村的职责进行了明确,提高了运行补助标准(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由每年 4000 元提高为 8000 元,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由每年 1万元提高为 4 万元,其中 150 吨/日以上的为 6 万元),以

 充分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是通过采取“区财政补助一点、镇街出资一点、居民自筹一点”的方式,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经费,确保保洁队伍稳定。

 三是通过前期的大量宣传动员工作,部分农户已经形成“我要建、我要改”的思想,全家动员,积极配合整治,村民的主体作用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整治家底急需摸清。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项指标底数不清、来源不明,统计口径不一致,各部门提供的数据相差较大,从农村户厕底数这一指标来看,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的数据比卫生健康部门提供的数据高出上万,严重影响了整治工作开展。同时对于指标的核定,缺乏科学的手段,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部门、镇街没有科学的核定标准,全凭村干部上报汇总,极易出现“数字”整治。

  (二)村民内生动力激发不够。宣传动员还不够深入,且居住在农村的多数是老年和儿童,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认识尚浅,参与意识不强,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较差,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长久以来形成的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排乱倒、乱搭乱建等陈规陋习难以一时改变,“要我建、要我改”的思想依然存在,“政府在干、村民在看”的情况相对严重。

 (三)长效工作机制仍需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当前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镇、村仍然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作临时性、突发性工作的现象相对严重,长效治理机制建立需要再下功夫,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工作格局短时间难以形成。

  (四)部门联动配合有待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牵头部门设在农业农村委,在调研座谈中了解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农村改革等农业农村发展的“硬骨头”均由农业农村委牵头实施,任务过重,人员力量分散,导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没有达到应有的牵头效果。同时各部门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缺少沟通交流、站位不高、思想认识不深,没有全盘考虑制定措施,示范村打造成效不明显。

  (五)乡村规划编制时间偏后。根据全市下达的任务指标,我区今年要完成 85%的行政村规划编制,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进度要求,今年是尤为关键的一年,而乡村规划编制时间的滞后,极大的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开展,没有实现规划引领的作用,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部门

 都在制定专项规划,统筹性不强,且缺乏沟通,容易导致吃“二道饭”,浪费资金、资源。

 三、建议意见

 (一)以较真碰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进一步摸清整治家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标多,任务重,情况各异,要进一步开展摸清家底工作,逐镇街,逐村组,逐农户,要下到村里、进到屋里,逐一核查,全面清理造册登记,彻底了解掌握整治家底。

  (二)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务实作风促进宣传发动再深入。通过“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广播、微信、微博等媒介,结合会议宣讲、上门宣教等形式,采取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滚动宣传,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明讲透,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一是设立专版、专栏。各大媒体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立专版、专栏,播报典型案例、经验做法、政策文件等。

 二是充分利用户外广告。在公路、车站、高速公路旁投放一定比例的户外广告栏用于宣传。

 三是编排专题节目。将典型案例、身边的事提炼编排成...

篇三: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为进一步掌握 xx 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按照《自治区统计局农牧处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通知》的要求,xx 市统计局于 x 月初,分别选取 xx 区和 xx 各 x 个村,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本情况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 一) ) 调查范围及方法。此次调研的 xx 个村,均属平原地区,共涉及常住户 xx 户,人口 xx 人。累计发放 xx 份问卷,以每个地区选取 x 个村,每个村填写调查问卷 xx 份的形式,重点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村委会成员和村民,按照每个村 x 个村干部、xx 个村民的比重组织填写,基本覆盖了农村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和各从业人员。调查样本有效率为 xx%。

 ( ( 二) )。

 调查村基本情况。此次调查的 xx 位村干部中,男性 x 人,女性 x 人;年龄在 xx 岁以上 x 人,xx 岁以下 x 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x 人;年劳动报酬平均在 xx 元左右。此次调查的 xx 位村民中,男性 xx 人,女性 xx 人;年龄在 xx-xx 岁的 xx 人,x-xx 岁的 xx 人,xx-xx 岁的 xx 人,xx 岁以上的 xx 人;小学及以下文化 xx 人,占 xx.x%;初中文化 xx 人,占 xx.x%;高中或中专文化xx 人,占 xx.x%,大专及以上文化 x 人,占 x.x%。

 二、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状 ( ( 一)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整体落实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政策知晓率方面,村干部 xx%知悉,xx 个村民表示了解相关政策,占比 xx.x%(获知渠

 道中,选择村镇干部宣传的占 xx.x%,选择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的占xx.xx%);在问及所在村是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面,有 xx 个村民选择“是”,占比高达 xx.x%;在参与度方面,有 xx.x%的村民愿意为改变村里的环境出一份力,有 xx.x%的村民愿意为清理生活垃圾、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等改善村里环境的措施付费(大部分村民愿意支付较少金额的费用,每年 xx 元以下的占xx.x%,xx-xx元占xx.x%,xx-xx元占x.x%、xx元以上的仅占x.x%);在满意度上,xx%的村民选择满意和基本满意,xx.x%的村民对所居住的村治安环境很满意和基本满意。

 ( ( 二)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生活垃圾治理方面,xx.x%的村民认为本村的生活垃圾是集中治理的,xx.x%的村民知道垃圾分类,其中 xx.x%的村民做到了家庭分类处理垃圾,xx.x%的村民选择居住的村有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设施;在污水排放治理方面,有 xx.x%的村民对生活污水是否集中处理选择“是”,有 xx.x%的村民对是否有较大面积黑臭水体选择“否”;在“厕所革命”方面,xx.x%的村民家使用卫生厕所,xx.x%的村民自愿按标准改厕;xx.x%的村民选择厕所粪污是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在问及本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最大三处变化的是哪些,有 xx.x%村民选择了生活垃圾治理变好,不污染环境了,排名第一。其次 xx.x%的村民选择了生活污水治理变好;xx.x%的村民选择村里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变少了。

 ( ( 三) ) 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改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方面,xx.x%的村民家里安装了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网络,xx%的村民选择所在村内主要道路是水泥路面;xx.x%的村民表示自己村有电子配送站点,收寄快递方便快捷;xx%的村民选择本村有图书馆、文化站,业余生活更加丰富;xx%的村民选择本村有卫生室,不出村就可以就诊;xx%的村民

 选择本村有健身锻炼场所,方便村民锻炼身体,增强体魄;xx%的村民选择本村有业余文化组织;xx.x%的村民知道本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xx%的村民确认本村完成电网升级改造。在村容村貌改善方面,xx.x%的村民选择本村实施了“三清一改”工作;近 xx%的村民表示本村设立村庄清洁日、“门前三包”等制度。

 以上数据充分证明,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村民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显著提升,村民们普遍反映农村人居环境极大优化,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村民主动参与意愿强烈,群众获得感不断提高。

 三、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相关经验与做法 ( ( 一) ) 坚持高起点谋划,因地制宜精准规划乡村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林则林的总原则,以展现地方特色、突出当地优势、避免千村一面的差异化建设为思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例如,黄合少镇在开展美丽村庄规划时,就做到了“多规合一”一体推进,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了农村发展和村规民约中,目前全镇已完成 xx 个村的村庄规划,未来村庄发展也将严格按照规划进行。

 ( ( 二) ) 坚持高标准治理,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管护机制。为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挥长效作用,坚持“谁建设、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要求,全面建立村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体系,明确了镇、村两级职责分工,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建立长效清洁管护机制,做到建管结合划分卫生责任区,实行“三定”(定岗、定责、定人)和八小时工作制,做到垃圾及时清理、公厕专人管护。引导村民做好“门前三包”“垃圾分类”。

 ( ( 三) ) 坚持全方位宣传,营造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氛围。注重对村民的

 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村干部、驻村干部等入户进行宣传”开展专题讲座,通过新媒体、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广播等向村民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内容,使其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切实搞好村庄清洁卫生,个人生活卫生,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行政府、乡镇、村三级奖补措施,激励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 ( 四) ) 坚持人性化理念,确保环境整治工作有力有效。在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综合考量乡村建设规划、村民实际需求、村庄分布、转运距离、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收运处置模式,合理布局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全力推进农民生活垃圾的规范化收集、专业化运输、制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在厕所改造方面,按照政府引导,村民自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通过采用单户分散式水冲厕所、整村连排式水冲厕所、小型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式、接入污水处理厂管网式处理式、卫生厕所等模式,满足农村不同情况的多样化需求。

 四、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 ( ( 一) )。

 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缺口仍旧较大。村居集中居住点相对分散,厕所、垃圾、污水治理资金投入巨大,主要依靠政府补助,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资金保障不足问题仍然突出。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 xx 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和村集体资金,近一年投入人居环境治理资金的村有 x 个、总资金 xx 万元,主要用于自来水和污水改造。有 xx%的村支书表示本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最突出的困难是缺乏资金。

 ( ( 二) ) 统筹谋划和长效管护仍有待加强。当前,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各旗县区长效管护机制建设仍属摸索起步阶段,村

 庄整体规划水平不高、后续管理不够精细的问题仍旧普遍存在,还没有建立起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体系和蓝本,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成本核算体系,还缺乏高效完善的运营管护计划、资金安排、人员配置和科学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对户厕、公厕的后续管护方面考虑不足,还没有形成建设管护一体化综合体系,在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方面仍然滞后。

 ( ( 三) ) 村民的思想认识与生活方式仍有待提升。调查结果显示,仍有部分村民对农村环境整治认识不到位,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群众“等、靠、要”思想很难改变。在加强宣传引导方面,仍欠缺与农民的接受能力和生活习惯相适应的有效手段,还不够深入人心,起不到共鸣作用,村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参与程度不高,工作中还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农村中垃圾乱扔、杂物乱堆、污水乱倒等不良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群众沿袭的传统生活方式、卫生习惯、思想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建议 ( ( 一) ) 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资金,根据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对“十四五”期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所需要的资金规模进行科学核算,结合任务目标,做好财政预算,确保整治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探索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逐步建立政府主导、集体补充、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资金保障渠道,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逐步实现专业化、市场化建设。

 ( ( 二) ) 完 善统筹谋划和长效建管机制。坚持高起点谋划,大力推进“多规合一”和一体化推进,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经验,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体系和蓝本。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

 宜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加强垃圾处理基础建设,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确保农村垃圾收得拢、运得出、消得毁;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有序加快道路硬化建设,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加强示范村建设,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局面。

 ( ( 三) ) 全力激发村民参与整治工作的动力。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坚持高位推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是本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作用,做到有清单、有布置、有落实“三有”标准。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农村党员带动示范作用,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目的意义,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农民推进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动员农民自觉动手改造和美化家园,变“上头冷下头热”为“两头热”,切实增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

 总之,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近年来,我市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旧村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措施,加快补齐了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各地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生动图景。

篇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将人居环境改善同精准扶贫、全域无垃圾、乡村振兴等工作结合,互促互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投入资金 1791.4 万元,硬化贫困户入户路 15.43 万平方米;投入资金 1396.5 万元,硬化 3661 户贫困户院落 27.89 万平方米;投入资金 240 万元,硬化巷道 1.92 万平方米;投入资金 697 万元,在 13 个村开展村容村貌整洁工程;创建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 3 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4 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6 个、“万村整洁”村 30 个。通过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建设的大量资金投入,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提升。机构改革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责任得到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主管单位积极推进工作,清理乱搭乱建,依法拆除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舍等 74 处,清理积存垃圾 263 吨,整齐堆放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159 处,通道绿化 140.5 公里 6.46 万株,村庄绿化 7.9 万株、种花 22 亩。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一)环境治理效果明显。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的原则对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乡镇均安排环卫、保洁人员 10 到 20 名,各村护林员协助共同负责日常环卫保洁工作的开展,定期确保对辖区生产生活垃圾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清理。全县购置垃圾清运车辆 340 辆,修建垃圾房(垃圾台)196 处,购置垃圾箱、垃圾斗 1004 个,先后清理陈年垃圾 4000 多吨垃圾,清理整治乱堆乱放垃圾地 420 多处。2019 年计划投资 3267.45 万元,对全县 11 个乡镇 50 个村进行垃圾收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治理。

 (二)旱厕改造持续开展。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农村社区、行政村结合乡村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无害化公共厕所,或对原有旱厕进行无害化改造,全县 13个乡镇 135 个行政村,累计改建新建卫生厕所 721 座,完成率 14.42%,卫生厕所覆盖率2.01%。举办全县厕改技术培训班一期3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举办宣传活动 120 场次 7000 余人,投入县级专项资金 97.8 万元。2019 年,通过各乡镇摸底,计划投资 104.4 万元组织实施旱厕改造任务 348 户。

 (三)面源治理稳步推进。今年以来,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主管单位层层靠实工作责任,实地落实废旧地膜回收和尾菜处理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全县清理农村生活垃圾 263 吨、村内水塘 1 口、村内沟渠 124公里、村内淤泥 160 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 155 吨,新建废旧地膜回收点 7 个,回收地膜 784 吨,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达到 43.6%。农业污染防治方面,加大对蔬菜主产区尾菜的处理利用,截至目前总体尾菜产生量 17028 吨,处理利用量 6469 吨,处理利用率 38%,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224 头(只)。2019年计划确定 1-2 个建制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试点。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涉及面广、参与部门众多、持续性强,且农村的基础条件较差,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所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环境治理不够彻底。近年来,随着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开展,对各乡村陈年垃圾的集中清理,全县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好转。但仍有一部分村社内的垃圾清理得还不够彻底,尤其是偏远村社的偏僻角落,随处可见垃圾堆放。由于资源配置的不足和各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的不平衡,农村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村环境就这个样”的思想根深蒂固,对环境治理态度消极,工作敷衍塞责,走过场,形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二是农村保洁员人员配备较少,工资较低,队伍参差不齐,有的村挑选保洁员是出于对老弱病残人员的照顾,而不考虑此类人员能不能担负起职责,有的村虽然配备了专职保洁员,但是疏于管理,缺乏监督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相对于需求资金的不足,资金投入的统筹整合成效不明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仍任重道远。

 (二)面源污水治理滞后。一部分村社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化肥农药利用率低,塑料地膜等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逐年积累危害土壤生态环境;一部分村镇存在大量不按要求治污的散养户,畜禽养殖排出的粪便及农家厕所的随意排放,大部分污水挥发、渗透,直至形成沉积,加之衣物洗涤废水等污染水质的随意排放,对周边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由于此类面源污染分布较

 为分散,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强,且农村污水收集渠道管网系统不健全,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面源污水治理推广滞后。

 (三)旱厕改造进展缓慢。“小厕所,大民生”,厕所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的卫生设施,同时它也关系着农村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强农村旱厕改造工作,但实际改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前,我县农村旱厕改造主要有两类,化粪池厕所和简易式水冲厕所,在调研中了解到,一部分村民在政府提供补贴改造厕所的情况下仍不愿改造,主要原因是觉得改造后并不方便。化粪池厕所相对造价高,池满后抽粪困难,加上化粪池水向地下渗透,容易对地下水和土壤的造成污染;而简易式水冲厕所水桶在冬天容易结冻,不方便使用。

 (四)整村建设缺乏规划。近年来,我县通过灾后重建、危房改造、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等项目,大力改造农村居住条件,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存在农村建设无序,管理不足的问题。一是一些农村村容村貌布局欠佳,违建难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土地用地规划缺少科学引领和严格规范。很多村社土地没有任何建设的规划管理,村民任意建房,违规用地养殖问题突出。大部分违建只通过一定的罚款予以解决,村民不以为然,使罚款失去了约束效力,相关管理部门由于人员少,距离远,执法程序复杂导致实际管理困难,而村级组织又对违建乱建等情况无权约束管理,造成村民各搞一套,无法形成良好的村容村貌。二是一些新建了房的农户没有将危房拆掉,这些危房由于无人居住,有的遇雨坍塌,有的长满荒草,有的堆积杂物垃圾,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提升。

 (五)农村内生动力不足。农村环境治理的最大问题,就是村级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政府干、百姓看”等现象时有发生;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投入农村的资金越来越多,使群众在感受到了党的关怀的同时,又产生了理所当然的心理,将垃圾治理、环境美化等公益性质的工作全部推向政府,养成了事事依赖政府,自己袖手旁观的习惯。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村民没有真正参与到人居环境改善的行动中来,村民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加上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乱丢、乱倒、乱扔、乱堆等现象不绝,造成人居环境治理困难。二是大量有识青年都到外地工作,村内缺乏文明风尚的引领,乡村文化得不到良性发展。

 (六)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一是环境治理改善涉及面广,直接经济效益不高,难以形成稳固的长效管理体系。环境治理项目吸引力低,社会资本投入有限;农

 民收入普遍不高,自有资金投入能力不足,垃圾分类、堆放、转运、处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二是虽然一些地方通过集中整治较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但不久便出现了设施闲置破损、杂物乱堆乱放、垃圾污水依旧等问题,原因是没有建立起管护长效机制。

 三、意见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必须依靠群众自身的动力,才能长足有效的开展。一要大力宣传,通过编写宣传材料、书写固定标语等方式,教育和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遵守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在各学校广泛开展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意识,带动家庭改善环境。二要通过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特色、改善村庄环境,激发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引导群众珍惜环境整治成果,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民自治。三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增强农民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模式,加强环境治理。总体来看,我县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还处在较低水平。在投入总量不足的同时,也存在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因而必须创新投入方式。要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不能靠政府全包全揽,要探索建立村级垃圾自收自营的管理模式。政府先期投资一部分设备资金,通过村民或企业承包经营,合理收取垃圾处理费用,在村内进行市场化运营,形成农村垃圾处理的长效链条。在自然村划分片区,组织邻近农户,建立环境卫生责任农户小组,互相监督,形成片点垃圾点的自觉保持。

 (三)立足实际,合理改造旱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不同地区农村改厕工作目标;根据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方式、农户用肥习惯、村社基础条件等不同,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改厕模式,确保达到农村厕所无害化的基本要求,制定层递式改厕方案,避免改厕实行一刀切。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企业或个人出资进行厕改后设施维护、粪渣收运等后续工作。

 引导集体经济、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有机肥厂,解决粪便处理问题,打造绿色产业链,形成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服务机制。

 (四)开展“三拆”,提升村容村貌。通过宣传发动群众,政府设资奖补,乡镇村集中整治,在农村开展“三拆”行动,一是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羊圈、废厕所工棚茅房;二是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三是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在进行“三拆”的同时,要注重保留具有地域特色的老房子、民居、古村落等。通过“三拆”行动,全面提升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面貌,营造整洁的居住环境。

 (五)完善机制,加强规划管理。农村人居环境三分在建、七分在管。针对农村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公用设施运行管护,要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要积极探索建立县乡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建立专业管护队伍,确保人居环境建设的成果能持续发挥作用。同时,要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放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局视野下统筹规划,统筹推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乡和村为单位,立足长远,尊重科学,顺应规律,契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村镇规划。综合考虑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绿化、亮化等实际问题,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力争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做法情况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明确责任,整合资源,强化措施,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统筹城乡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荣获了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称号。

 (一)提高政治站位,规划引领整治。

 县人民政府按照中省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我县实际,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早部署、早行动、早见效,制订了《xx 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2020)行动方案》,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分管住建、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充实完善工作力量,组建了综合协调、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农村改厕、村庄规划、基础设施、资金保障、标准化建设 8 个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任务,建立了分工协作、沟通汇报、工作月报、考核督查等工作运行机制,为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工作规范和标准遵循。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县域全域景区化的基础性工程,按照地域环境和民俗风情编制了全县村庄规划,形成了关中、陕南两种风格、做到了城乡一张图、基础设施一张网、产业建设一盘棋,科学确定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11 个,“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 11 个,市县级美丽乡村 8 个,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村环境整治、绿化提升、村庄治理、文化挖据、产业配套及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推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通过推进会、现场会等形式推动整治,以白云村、柴胡山村、灵丹庙村典型示范村带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效推进。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治成效显著。

 一是村容村貌不断提升改善。通过实施集中移民搬迁 23 个、农村危旧房改造、“三无户”暖居工程 205 户、配套幸福院 14 个,建成景观游园 104 处,拆除土坯房和姜眉路沿线民居改造等项目,居住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扎实开展了背街小巷、村庄三口、公路沿线、荷塘沟渠等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清运各类垃圾、农业废弃物 2200 余吨,清理沟渠 97.4 公里,绿化美化乡村公里 74.6 公里,种植花海 5000 余亩,打造建成了乡情故里美梅湾、文明家园新杨下、栈道明珠中明村、梦幻山水黄柏塬以及抖音网红的伊甸园、白云村、七里川村花海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具有乡土文...

推荐访问: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整治工作 农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4 微胜文档网 www.beautyinvitation.com.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90685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