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微胜文档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微胜文档网>心得体会 >

家风建设心得体会9篇

日期:2022-09-18 17:30:03 来源: 网友投稿

家风建设心得体会9篇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近日,《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天下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建设心得体会9篇,供大家参考。

家风建设心得体会9篇

篇一: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近日,《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关乎国风国运。党员干部应争当家风建设的“排头兵”,以好家风立志、正行、肃纪,凝聚民族复兴、祖国兴旺的磅礴伟力。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但人世间有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父爱。让我无法超越,只有一生追随,努力靠近。每当想起与父亲生前相处的点滴,教我惭愧,催我自新。父亲一生平凡,工作能得到领导认可、群众信任,对子女来说就是最大的财富,可受用一生。

 父“关照”塑逆境向上品格。从宜宾师范毕业分配到长宁工作的我满怀信心,估计应分配到乡镇中心校任教。因为,我既是班上团支部书记,又是校三好学生,难道不应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吗?后来才知父亲已给我“疏通”关系,分配到“交通靠走、宣传靠吼、护院靠狗”的三个乡镇接壤之地——井江乡下寨小学。当时之郁闷、苦恼,现在仍记忆犹新。父亲知道我一时难以接受现实,晚上回家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孩子,你是下寨村考上的第一个师范生,是我的骄傲,也是村上的自豪,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家乡穷的根源在哪里吗?没想过用你所学知识改变一下村上百姓的后代吗?父亲的反复劝导,让懵懂的我幡然醒悟,尔后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一年早出晚归的教学、家访、付出,班里数学平均成绩从

 33.3 分提高到 80.7 分,名次一下从全乡第十二名升到第一名;语文平均成绩从 56.6 分提高到 78.7 分,名次从全乡第八名升到第一名,学生人数也从接手时的 23 人增加到 37 人,直到 3 年后离开,创下寨小学教学成绩之先河,受到区乡领导和学生家长一致好评。虽然离开下寨小学三十多年,教学业绩仍在家乡流传,激励着一批批后来者。每当忆及此事,心中对父亲又增加一份尊敬,是他给初入职的儿子人生一笔宝贵财富,让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儿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叩谢敬爱的父亲,让我学会从平凡做起,困难求真,逆境图强。

 父“另类”立担当作为榜样。父亲平凡一生当过兵、代过课、卖过布、担任过乡管委会主任。不管到那个部门、那个岗位,从未诉过苦、埋过怨,更不要说与组织讨价还价、挑肥拣瘦。父亲身上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任区财政所长期间,一位县领导到基层检查工作,父亲曾与他同过事,对父亲工作较满意,想与父亲吃个饭、聊会儿。父亲拒绝了,拿着草帽就下村处理群众问题去了。事后问父亲为什么不去?“吃啥饭,村上农民兄弟还等我去解决一大堆矛盾纠纷,哪有时间闲聊,百姓的事等不起。”父亲说得是那样谈定,为民办事又是那样坚决。父亲工作四十余年,不论在什么岗位总把工作放第一位,群众事装心中,从没因私事耽误过工作。“踏实做事、清白做人”是短暂一生写照;“言出必行,事必躬亲”是勤奋一生缩影。父亲用言行立标杆、树榜样,让子女们一丝不敢在思想上

 有所放松、行动上有所放纵。唯有一生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不畏艰辛、不惧牺牲,方可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值此清明节即将来临,提笔成文、回忆点滴、仓促之间、难表心意,惟能躬耕进取,以不负父亲所望!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看到“家风”这个主题,我便回想起父亲在多年前发给我的一则短信,内容如下:“臭小子,跑早操了。没别的,只想给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记得吃早饭哈。”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那个遥远的早晨,仍能记起当时热泪盈眶的感觉,让我受到巨大的鼓舞。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带着父亲传给我的家风,我正奋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前行”。

 力学笃行,不负韶华。受父亲爱看书的影响,我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读书时,感叹于《说岳全传》里岳飞的精忠报国,感动于《活着》里生命的力量,感悟于《资本论》里对资本主义必将消亡的分析。但父亲常教导我,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多走出去看看。正如总书记所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带着书上的问题,我下到村组中去,更深刻体会到思考应和实践紧密结合。在工作中,遇到老百姓的难题,不仅要坐在办公室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要站在更宽广的角度体会老百姓的困难与处境,既学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看待问题的方法,更考虑到解决方案接不接地气、有没有可操作性。把知识理论从书本上带来,把解决办法给群众带去。

 谨言慎行,严于律己。父亲从小便教导我做人要严于律己,在任何场合都要注意言行举止。在基层工作中,我更是深有体会。在工作中要高标准、严要求,群众事无小事,讲话前三思,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做事前谋定,该做的事尽职尽责地去做。同时更要“八小时外”保持良好的作风,遵守党章党规,不断强化底线意识,守好纪律红线;保持谨慎态度,不断强化政治意识,筑牢理想信念;把握细节标准,不断强化危机意识,做好防微杜渐。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三省吾身”,时刻保持谨言慎行,这样才是严于律己的党员,清正廉洁的干部。

 砥砺前行,坚韧不拔。总书记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我们当立志高远,并为了目标努力奋斗,这也正是父亲的那则短信所教给我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敢于拼搏、勇于奋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奋斗是我们的底色,在平凡的岗位上要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有国泰,才能民安。在疫情期间我感受尤为深刻,无数普通人付出巨大牺牲,无数家庭团结一心,面对任何困难,我们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便是我们民族的“家风”,也是我们赢得这场抗疫战争的原因。

 在漫长的人生中,父亲传给我的“家风”注定对我影响深远,鞭策我在生命旅途中更稳健地奋楫扬帆、砥砺前行!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家风,是一个家庭里长期存在的习气与风尚,它既是长辈们举手投足间的真情流露,也是每一名家庭成员的重要精神印记。我的爷爷今年 89 岁,平时没什么喜好,却唯独痴迷于象棋。我家的家风,便被爷爷“刻”进了那棋盘的方寸之间。

 爷爷的象棋里透着一股对生活的向往。爷爷一年四季都会去村头下棋。五六点钟的清晨,天边还有一轮月色,一大早,爷爷就拎着马扎出了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爷爷边走边哼着歌,一路奔向他最热衷的“战场”。村头的小卖铺是爷爷和棋友们的“根据地”,一群老人围坐在棋盘前,噼里啪啦一顿“交火”。太阳快要落山时,我去喊爷爷回家吃饭。夕阳下,爷爷神采奕奕,目光如炬,完全看不出是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爷爷常说,有乐趣的生活才有意义。对爷爷来说,下棋便是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爷爷的家风里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那种发自内心的执著深深地影响了我。我愈发地体会到,无论再忙再累,都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唯有如此,方能时刻对生活饱含热情与期待。

 爷爷的象棋里透着一股对输赢的豁达。说到底,人生是一场自我博弈。于逆境中愈挫愈勇,于顺境中戒骄戒躁,这似乎都能在那小小的棋局里寻得见踪迹。下棋,输赢是常有的事。平日里,我经常与爷爷切磋棋艺。于是,爷爷会摆出各种残局让我解,“七星聚会”“野马操田”“大九连环”……明明看似于我有利的局势,总能在不经意间被爷爷翻了盘。见状,我也只能“缴械投降”。可爷爷却说:“下棋,要走一步看十步,就算只剩一兵一卒,也不能轻

 易弃局投降。”顺境中,稍有疏忽也会满盘皆输;逆境中,迎难而上方能扭转乾坤。输与赢,往往就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爷爷的家风,便是面对挫折时的洒脱和迎难而上,也是面对成功时的谦虚和戒骄戒躁。

 爷爷的象棋里透着一股对后辈的疼爱。窗外的夜空飘着雪花,屋内的灶台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爷爷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下棋便成了我们最好的“交流”方式。以前,每逢过年回老家,我都会和爷爷下上几盘象棋。向来刻板的爷爷一改往日的严肃,那被岁月布满的皱纹也平添了几丝笑容。还记得小时候,我常常因输了棋而大哭大闹,耍起赖时,我走两步,爷爷走一步......嬉笑中,我们便把象棋“玩”成了新花样。这两年,因为身体原因,爷爷很少下棋了。上次回去,我偶然间看到了窗台边斜放着的旧棋盘,上面落满了灰尘,似乎还能看到“车、马、炮”在上面叱咤,“兵、象、士”在上面交锋,但更多的,是一幕幕我和爷爷下棋时温馨的画面。爷爷的家风里,更有对后辈浓浓的爱与亲情。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年轻力壮到渐入耄耋,家风伴随着党员干部成长,浸润于骨髓、血脉与灵魂中,熏陶着党员干部的品性,教化着党员干部的言行。好家风是从好习惯开始的,只有以好习惯“积跬步”,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兼具良善柔情与精神硬骨的好家风,让好家风“至千里”。

 以“勤俭节约”的习惯“积跬步”,涵养“廉洁奉公”好家风。党员干部养成勤俭节约的风尚,看似是“门后之事”和个人习惯,实际上却事关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存亡与发展,是兴党兴国的根基所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党员干部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好“撑面子”、尚“攀比风”,就会损害党的形象和党内风气,腐蚀动摇党的根基。因此,党员干部当把勤俭节约作为一种政治自觉和生活习惯,做到不奢靡浪费、不贪权重利,做为党分忧效劳的“为政能臣”,而非金钱权势的“俯首之臣”。党员干部要善养“廉洁奉公”之心,善养“勤俭质朴”之风,善养“清正不阿”之气,管好心灵净土和目视范围,心守好、权用对、手管住、嘴把牢,让好习惯走好生活中的“方步”,厚植廉洁奉公的政治底色。

 以“乐于助人”的习惯“积跬步”,涵养“无私奉献”好家风。腊月寒时的添衣送炭,尘雪积道时的邻里互助,遇危难时的八方支援,都是助人为乐赠予的“玫瑰”,散发的“馨香”,助人为乐是好家风的体现和弘扬。从先人后己的雷锋到吃亏书记李连城、环卫天使李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映射在乐于助人的生活习惯上,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满心满眼装的都是人民群众的喜乐忧愁,人民群众的幸福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于他们而言,“吃亏”就是“得福”。心可以连接心,爱可以感召爱,暖可以传递暖,他们“无私奉献”的好家风成为了“聚能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作为党员干部,要乐于助人、亲近群众,真心实意地把人民群众的期盼当成梦想来实现,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大

 事来落实,在“无我”的心胸中和“小我”的奉献中提升“大我”的精神境界。

 以“爱国护家”的习惯“积跬步”,涵养“至诚报国”好家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家爱国是与生俱来、与时成长的情感。叶子无论飘向何处,永远都不会忘记根在哪里;明月无论洒向何方,永远都会照亮心中的故乡。家与国是党员干部心中的温情所在,家庭幸福与国家富强是共同的追求。“爱国护家”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行为习惯与行动自觉,是一种在关键时刻团结奋进的力量。作为党员干部,要传承热爱家国的基因与情怀,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以焦裕禄“以身许国”的家国志向为精神旗帜,投身时代洪流、力战艰难险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至诚报国中担负时代使命、实现人生理想。

 好习惯塑好家风,好家风润好民风。家风家教是党员干部每天都在感受着、浸润着的,就像头上的太阳,照耀着、引领着;又像心里的长河,流淌着,奔腾着。好家风在日常生活习惯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养心”中“立德”,在“积跬步”中“至千里”。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很快就是“小年”,我家的年味愈发浓郁起来。年味在回望和期盼之中,反映出亿万普通人家之一的“小确幸”,我试着从悠悠岁月中采撷出“三句话”,可以反映家风中变与不变、革故鼎新的传承。

 “洗的洗、浆的浆,得利利索索的,日子不能囫囵着过。”

 这几天,母亲在家里每天忙得腰酸背痛,我劝她,年前还有时间,赶那么紧做什么?母亲说,要过年了,家里得收拾得利利索索,衣服鞋子该浆的浆、该晒的晒,被褥铺垫都要赶着天气全部晒一圈,全部收拾干净了,才叫正儿八经过次年。在母亲心目中,这是打小就有的规矩,不这么做压根不行。母亲的观念在我媳妇身上也有体现,就这样,娘俩个从早忙到晚,只为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家,只为过一个整整齐齐的节,这或许就是生活的“仪式感”,也可以视为一种传承吧!这也提醒我,屋子要经常打扫,节前还要彻底清洁,初心也当时常擦拭,逢了春节更要一尘不染,要过个一尘不染的春节,走出一尘不染的人生! “焚狼烟杀鞑子,贴对子放鞭炮,当父亲的要教会孩子怎么过节。” 每一年三十的早上,我都没能睡个十足觉。一度,我曾经对母亲表示质疑,怀疑她的坚持是不是已经不合时宜。我觉得过节就是乐呵就是放松,干嘛非要这么一板一眼的,尤其是我不得不在这一天,天不亮就披衣起床,去燃起狼烟,放上拦门棍,点上一挂鞭炮,才能返回被窝,在迷迷糊糊之中睡个囫囵觉。睡不多会儿,吃了早饭就得贴对子、挂灯笼,待里里外外装扮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也就接上年三十的大餐,才算可以一门心思地喝酒吃饭。待到晚间还要打起精神头“守岁”,所以,年三十于我而言并不轻松,即便我当了父亲,打算说说我的“新观念”,却被母亲直接拒绝,并且上升到了教育孩子的高度,让我明白,我不要设想以自己的

 “新观念”去行“偷懒之实”,该干的活计,该走的步骤“一步也不可少”。这份坚守中的传承,一年一年过下来,便有了底蕴,有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事关春节的底蕴与传承。我想,无论将来我的孩子走到哪里,他一定清楚记得他的家,记得有关春节的这份传承。

 “一家人一...

篇二: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贯彻关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

 重要论述的心得体会

  重视家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时代家风建设要坚持道德“高线”、严守纪律“底线”,以道德和制度的内外合力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新路径。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就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要求努力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深刻阐明了家风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人民幸福安康、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

 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科学把握和有力推进党中央关于党风政风民风根本性好转的战略部署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把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 重视家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习近平强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给子女的遗言,谆谆嘱托,殷殷希望,十分感人。”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在如何对待亲情上定下三条原则:念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周恩来给亲属订立“十条 家规”,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半点私利。刘少奇告诫来找他办事的家乡亲戚:“我是国家主席

 不假,但我是共产党员,不能随便行使自己的职权”。朱德在家书中写道:“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苦劳之人无妨多来”。习近平号召领导干部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并多次提到焦裕禄教育儿子不能搞特殊“看白戏”的生动事例。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为广大党员作出了榜样。

 2. 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习近平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可见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必须把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通过营造“从严治家”的好家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要求的落地落实。

 3. 领导干部的家风关系党风政风、民风社风

 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 “我们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领导干部的优良家风,不仅对引导自身老实做人、干净做事、清正做官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而言也是一种道德的力量,能起到重要示范带动作用。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既传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训、家规、家教、家風的智慧,又继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还适应时代发展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是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家风建设的行动指南。

 1. 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亲属子女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习近平指出,“帮助孩子扣好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并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亲属子女坚决听党话、跟党走”。甘祖昌、龚全珍夫妇就是“全家心向党”的典范。“农民将军”甘祖昌离开人世的时候,给村民留下的是修好的水渠、建好的大桥和改造好的良田,给家人只留下了三枚用鲜血换来的军功章。“老阿姨”龚全珍继承发扬甘祖昌的优良家风,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经常对子女说,“几十年了,我做了一点工作,但对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来说,这是微不足道的。如今我年纪大了,但我对党的信念始终不变,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的子孙后代,做到相信党!热爱党!永远跟党走!”

 2. 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习近平在第一时间告诫大家,“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而且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谋私,决不搞特权”。党中央制定和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反腐败,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都是在同特权现象作斗争。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在工作岗位上夙兴夜寐、廉洁奉公二十余载,直至生命尽头,始终甘做

 “人民的樵夫”。从拿口、邵武、荣华山、政和再到武夷新区,他一直分管或主管工业园区,但从未介绍一个熟人或亲戚承包项目,他说,“谁要打着我的旗号拉关系、搞工程,你们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朋友”。为了防止被开发商“围猎”,廖俊波刚调到南平市第二天就和妻子找家人凑钱买了一套二手旧房,因为这样“就可以一句话打发他们”,“咱们清清白白做人,就可以安安稳稳睡觉”。

 3. 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习近平重视亲情,倡导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他自己“尽管工作很忙,但‘偷得浮生半日闲,只要有时间,我就同家人在一起”。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养身心,激励领导干部专心致志工作。反过来,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很大程度决定着自己的家风家貌。习近平强调,“即便 有了一点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尽享亲情,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安排才有品位”。司法改革“燃灯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就是注重“耕读传家”的领导干部,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家里的书柜占据了两面墙,每一格都挤满了书,撰写的《要件审判九步法》被业界誉为“庭审工具书”。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陪儿子看英语原版小说,常以自己的经历

 和儿子进行着男子汉之间的交流。邹碧华去世前一天,恰逢儿子 21 岁生日,他百忙中给上大学的儿子打了个电话,谈及自己 21 岁北大毕业到上海找工作的情景,“除了你妈妈谁都不认识,住在纺大学生公寓,一家家单位敲门,投简历……” 三、领导干部要坚持道德“高线”、严守纪律 “底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既注重价值引领,又注重建章立制,要求领导干部坚持道德“高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严守纪律“底线”,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体现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以道德和制度的内外合力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了新方法,为党风建设实践开辟了新路径,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1. 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习近平强调,“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

 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家教家风的内容被写入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家庭文明建设被列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各级党政机关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让正家风成为严以修身的必修课。

 2. 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家风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党性问题、纪律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将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纳入了作风建设范畴。《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这就以党内法规形式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提出

 明确要求。习近平强调,要“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拿起纪律这把戒尺,既要奔向高标准,以人格力量凝聚党心民心;又要守住底线,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决不越雷池一步。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广大党员家庭展示了爱党爱国、勇于担当的良好家风。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党员领导干部要努力走在前列、作好表率,继续把爱党爱国爱家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不忘初心,弘扬优良家风,带头把家庭建设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为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三: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每当读起“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风故事,无不为古人家风所感动,感佩家风里诠释的品德品质,探略家风故事背后的“精神密码”,感喟家风家训中对后代的警醒和鞭策。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年少时,捧读那些流传已久的故事,总感觉家风是名门显贵之家特有的精神符号。随着年龄增长,在回望时方醒悟,原来,家风在自己的生活中,以一种不经意、不张扬、不显眼的方式,默默地陪伴着自己的成长路。那些藏在父母言传身教中的言行,以及形成的“不成文的规矩”、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要求,正是我们寻常百姓的家风,在潜移默化指引着我们前行。

 家风无声化“和美”,滋润我们和善待人、美美与共。虽然父母文化不高,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但并不影响他们做人做事的精神。从记事起,父母总给人感觉每天都充满干活的激情,充满对改变生活的追求,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乡不时有走村串户的外地手艺人、生意人,大多数人家都因吃不上饭、或者嫌麻烦,拒绝招呼这些人吃饭、歇脚住宿。但父母却例外,即使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只要走进我们家门,父母都会热情招待。有时候遇到天灾人祸讨要粮食的人来到家里,父母还会招呼歇三五天,帮助他们把背运粮食的情况。当我们问及母亲,自己家吃饭都显得捉襟见肘,为什么要接济别人,她总是说,高祖在世之时,叮嘱她要“油盐柴米放在露天坝”,善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做法,也成为了我们要求孩子的一部分。这些待人之道,也在我的生活中延续,并成为与世界、与社会美美与共的秘诀。

 家风无声化“规矩”,约束我们严于律己、清白做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借别人的东西不但要还,还要记得别人的好;教育我们不要惹是生非,不能倚强凌弱,更不能做偷鸡摸狗、违法犯罪和违背公秩良俗之事。记得小时候,邻居家的小鸡跑到我家菜地里,我在驱赶的时候,用石头把小鸡砸伤了,邻居看到后非常生气,朝我大声呵斥。我回到家,母亲把自己家的小鸡抓来,让我赔给邻居家,我认为自己是对的,是邻居家有错在先,没必要赔东西,也不用赔不是。母亲心平气和教育我,说邻里间和为贵,虽然邻居家的小鸡不该到我家菜地里,但小鸡对邻居家来说,比自己家种的菜要贵重,我们得分清轻重、明晰是非、辨准对错,别人做错了,不用和别人吵架,要严加约束自己,才不会在生活中对自己、对别人造成伤害。这些看似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点点滴滴的教诲中,是父母立下的做人规矩、成事规范,是指引我们成长成人的“指针”。

 家风无声化“力量”,激励我们增长才干、担当前行。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到镇上赶场,最喜欢的就是带我去场上的新华书店,帮我买一些连环画、一些故事书,让我们能够读上书。父亲给我们讲过的故事,记忆最深的就是古人捉萤火虫当“灯”读书的故事,以及把头发绑在梁上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上高中时,家里为了付学费、生活费,已经入不敷出了。正值“打工

 潮”兴起时期,我们提出外出务工、减轻家里负担,父母非常严厉地批评教育我们,说:“读书考不上大学,是我们的事,是我们对自己不负责任!家里拿不出钱读书,是大人的事,不用我们操心,也不用分心考虑。”在父母严肃的批评中,看着父母坚毅的眼神,我们都静心下来学习,考上了大学。父母在我们成长路上,用自己理解的道理,引导我们不断学习,用厚实的担当扛起促进我们成长成人的重担。这些于无声处的引导、于无声处展示出来的力量,教育、激励我们不断奋力前行。

 家风,是一句话中蕴藏的道理;家风,是一件事中潜藏的规范;家风,是时时处处自身言行中展示的形象;家风,是一生一世传承和守望的精神,是激励我们成长的力量。家风,就是父母的谆谆告诫,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看似朴质,看似简略,不高深、不精美,但却受用,却能滋润我们心田,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力量,激励我们去开拓自己人生蓝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党员干部要做好家风建设“新文章”,紧扣“要”“责”“魂”三字诀,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理解家风建设之“要”。家庭,自古以来便是社会组成的“基本细胞”,“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家风建设在岁月的长河中积累沉淀,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齐家而后国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箴言警句都在昭示着家风建设实现小家团结、大国进步的重要因素。带头抓好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人生的“必修课”,良好的家风能为党员干部修身齐家和干事创业“保驾护航”,良好的家风,能为实现社会稳定发展和文明祥和“提供动能”,只有深刻理解了家风建设之“要”,才能真正重视家庭,珍爱家庭,建设好家风,形成新风尚,为国家这个“大家”增光添彩。

 担起家风建设之“责”。“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党员干部要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就要抓住家风建设这个“精神内核”,切实担起家风建设之“责”,以好家风涵养领导干部的好作风和社会的好风气。要抓好家风建设,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好“立家身正”,坚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身体力行推动家庭和睦,亲人相爱。其次要做好子女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好“第一任老师”的作用,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教育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每一步台阶。同时要管好身边人,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公正无私,建好小家庭,带出好家风。

 传承家风建设之“魂”。家风,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更是中华文明的延续。古往今来,优良家风不胜枚举。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世

 代流传,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大家”。今天,更有无数共产党人展现出厚重的家国情怀,将家风融入作风,孕育出新时代的好家风。“人不教不懂,钟不敲不鸣,树不修不长,娃不管不成才”告诉我们要“以德传家”;“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者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告诉我们要“以学兴家”;“农民吃什么我也吃什么”告诉我们要“以俭持家”;“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告诉我们要“以严治家”。党员干部要充分汲取古代家训和红色家风之“菁华”,真正将家风建设之“魂”传承好,延续好。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1994 年的春节,是我人生中永不磨灭的一段岁月。是年,我从四川省绵阳市丰谷师范放寒假回家过年。这一年我成为村里人的骄傲,在那个考上中师中专就脱了农皮,端上“铁饭碗”的年代,我自然成为全村人的骄傲,更是大婶们教育儿孙的活教材:“你看人家安娃儿,无爹无妈,靠自己硬是考起中师,吃上了皇粮。”初一的早餐,条件好的家庭吃汤圆鸡蛋,寓意团团圆圆又一年,我们家吃面条,寓意顺顺溜溜过一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我破天荒第一次端上了心仪已久的“大钵子”。

 大钵子,就是土大碗,相信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都还记忆犹新。我家的大钵子有小面盆大,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我家的大钵子只有在贵客来了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平时总是在老旧的

 碗柜里面“关禁闭”。奶奶曾经说过,“安娃儿,等你哪天考起学了,过年就给你端大钵子”,于是,很多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就会小心翼翼地把大钵子捧在手心,闭着眼睛感受那沉重的分量,千百次假想大钵子散发出的喷香。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中师中专”,从奶奶为我郑重承诺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下定决心,在那个年代里,能吃饱穿暖就是我的理想。于是,半夜三更,别人早进入甜蜜梦乡的时候,我在冥思苦想几何题,借着柴草在灶堂里的光背英语单词,晨曦初露的时候一边采摘桑叶一边背“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我就像被上了发条的时钟,围绕端大钵子这个梦想不停地转动。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1993 年的秋天,我收到绵阳师范的录取通知书。当乡亲们奔走相告的时候,我却悄悄捧着大钵子,“奶奶今天晚上会不会给我端大钵子呢?”结果,考学的惊喜并没有带给我什么变化,大钵子还是安安静静地躺在碗柜里。在开碗柜的时候,我故意弄大响声,以提醒奶奶,“什么情况?难道奶奶忘记了吗?”带着一丝遗憾,我踏上了去绵阳的求学路。

 “安娃儿,你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过年回来,我给你端大钵子!”班车发动的瞬间,奶奶像是鼓起勇气般终于憋出了这句话。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潸然泪下。

 奶奶没有失言,我也在“取得好成绩”中如愿以偿,一次次回家端上了大钵子。

 这些年,我的人生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无论是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还是乔迁新居,每添一喜,第一件事都是精挑细选买碗。如今,碗越端越小,现在的饭碗还不及大钵子的三分之一,甚至有时候已经不再用碗了,盘子、叉子、杯子,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餐具。但,始终找不到端大钵子那样的幸福感。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知道,这么多年,无论岁月多么沧桑,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挺了过来,正是得益于奶奶那句“取得好成绩,过年回来,我给你端大钵子!” 如今,大钵子早打碎了,奶奶已入土为安,但大钵子里那段青葱岁月却留在心里,时不时梦回当年,总鞭策着我勿忘初心、砥砺奋进。

 “走,回老家,给奶奶上坟去!”奶奶,今年春节我们又要回来看您老了。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学习这些论述,对于科学把握和有力推进家庭家风教育与传承,促进党风政风民风根本性好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继承发扬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是家庭美德的具体表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

 身。”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可以说,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产。良好的家风让人终身受益,是促进家庭兴旺发达、推动事业健康发展的优秀“教科书”、珍贵“传家宝”。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的重要推力。有什么样的家教家风,就会“教化”什么样的人。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育起。

 要做好“孝亲敬老”教育。百善孝为大。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家庭美德的具体表现,也是最重要的家风之一,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生活美满幸福,对青少年健康的心态和行为养成意义重要。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孝道、孝顺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让子女感受“孝”是最基本的家庭美德、伦理道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要循循善诱,教育孩子尊敬师长、尊重教学、尊重劳动,做到学有所长,学能成长。

 要做好“勤俭持家”教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克敌制胜的法宝。同时也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不断奋进、砥砺前行的力量。勤俭的家风能够有效防止青少年不思进取和攀比心理,明白“劳动创造美”“奋斗成就幸福”的道理,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养成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

 要做好“崇德守信”教育。“人无德不立,家无德难旺。”道德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今年__学习教育明确提出“学史崇德”,进一步体现“德治”的重要性。养大德者方能成大业。“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齐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修身立德,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立德修身。“忠厚传家久”“信用值千金”。同样,人无信不立,“信”则达天下。要教育子女做忠厚老实诚信之人,“言必信,行必果”,不可见利忘义,利令智昏,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要做好“志存高远”教育。“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发展有方向。”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至今催人奋进。总书记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让人心潮彭拜。对于每个家庭成员而言,没有远大理想、不树远大志向,就很难有大发展,难成大事业。“学习使人进步。”读书学习,是人们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风,让爱学习成为重要的家风,不断发扬光大,为实现梦想、志向奠定扎实基础。

 好的家风,是一个人前进的路标。家风事关民风社风、党风政风。我们要以良好家风“成风化人”,以清澈家风“治家树标”,共育家庭美德、共营文明新风、共创时代伟业。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三字诀”做好家风建设“新文章”】

 《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党员干部要做好家风建设“新文章”,紧扣“要”“责”“魂”三字诀,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理解家风建设之“要”。家庭,自古以来便是社会组成的“基本细胞”,“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家风建设在岁月的长河中积累沉淀,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齐家而后国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箴言警句都在昭示着家风建设实现小家团结、大国进步的重要因素。带头抓好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人生的“必修课”,良好的家风能为党员干部修身齐家和干事创业“保驾护航”,良好的家风,能为实现社会稳定发展和文明祥和...

篇四: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近日,《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关乎国风国运。党员干部应争当家风建设的“领头雁”,带头抓好家风建设,以好家风立志、正行、肃纪,滋养为民、担当、廉政的大情怀,在以小我成就大我中凝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以好家风立志,在坚守初心中滋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向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和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是在历经磨难和千锤百炼后对初心的坚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谷文昌胸怀“为人民奋斗终身”的伟大志向,在 14年艰苦历练中百折不挠,创造了把荒岛变成宝岛的伟大奇迹,给家属子女留下了“简朴清贫、为民奉献”的家风。时代楷模朱彦夫身残志坚,虽动过 47 次手术,却从未忘记“为老百姓办事”的志向,给家人留下了自强不息的家风。党员干部要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坚守为民初心,身体力行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家风。

 以好家风正行,在实干奋斗中滋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情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岗位上,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都起着重要的示范带动和风向标作用。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把责任落

 在行动上,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说正话、做正事、交正友、走正道、树正气,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心无旁骛干事创业,一心一意惠民生促发展,在实干奋斗者中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实干家风滋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情怀,书写党和人民伟大事业新篇章。

 以好家风肃纪,在规己育人中滋养“一身正气心坦荡”的廉政情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正是为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家风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纪律问题。好的家风不仅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做严于律己、勤政为民的表率,更要用严格的家规家训规治育人。党员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对党纪国法心存畏戒,筑牢信念之基,严守纪律底线,时刻将自己置于纪律、规约的约束之下。同时,要加强对家人的教育、管束,防止家属利用自身职权影响做有违党纪国法、损害人民利益之事,严守家中“廉洁门”、筑牢家中“廉洁墙”。唯有自身清正树标杆与言传身教强管理相结合,才能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护航为官从政路。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有这样一张照片,总书记和母亲手牵手在公园里散步,儿子孝顺、母亲慈祥,流露出和寻常人家一样的温馨和睦。总书记回忆,去陕北插队时母亲曾寄给自己一个亲手缝制的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色的字:娘的心。“儿行千里母担忧”,小小的针线包,寄托着母亲深深的牵挂。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化传统,也有“家书抵万金”的深厚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当我们走出家门的时候,最为贵重的行囊便是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自身展现出来的良好家风,能帮助我们更好融入社会大家庭,不轻易放弃、不曲意逢迎、不骄奢淫逸,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

 在遭遇困难与挑战时,“行囊”中有“不要放弃的鼓励”。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都会伴随着父母不停的鼓励,“自己站起来”是我们经历的人生第一道难关,这股初生的力量也伴随我们战胜人生中接踵而来的挑战。奔跑在风雨中的外卖小哥,即使跌倒,也不会忘记守时的约定;奋战在抗疫中的白衣战士,不分昼夜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行走在基层里的党员干部,放弃了个人的小家,为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爬山渡河。当身心疲惫的时候,打开肩上的“行囊”,里面有来自家人温暖的鼓励,再次起身、奔向远方。

 在经历迷茫与诱惑时,“行囊”中有“为人正直的指向”。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我们都听过“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也听过“孟

 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良好的家教家风,让辨别是非、遵纪守法成为本能,是打破迷茫、抵抗诱惑的锐利武器。如果一名领导干部没有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在小事小节上利用手中的权力图方便、走捷径,乐于与不法商人为伍、享受于纸醉金迷的生活,势必会掉进贪腐的堕落深渊。面对迷茫和诱惑的时候,要及时打开“行囊”,想一想父母的教诲,守住心、管住手,做一名正直的领导干部。

 在获得认同与成功时,“行囊”中有“戒骄戒躁的叮嘱”。小时候,不论是考了高分,还是拿了奖状,父母都会告诉我们不要骄傲、继续努力。长大以后,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同样需要做到的是戒骄戒躁,不能在一时的成绩中迷失了自我。2020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们获得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性成果,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快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进入“十四五”,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我们去攻克,还有更大的胜利需要我们去争取。“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在过去的成绩中止步不前,要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继续前进。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 心得体会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与国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唯有秉持清正持家,方能施以仁政治国,坚守正道惠及天下。党员干部在肩负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使命

 而全心投入的奋斗之路上,需坚守好廉洁朴素的家风、相守好无私陪伴的家人、守持好不触及公的家事。通过“守”好三“家”,做到清白为官、廉洁从政,行稳漫漫奋斗征途,谱写党和人民事业的壮丽篇章。

 需坚守好廉洁朴素的家风。“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好家风似如春风化雨,引导家族成员以家中长辈为榜样,传承家族精神接续奋斗。身为党员干部,需要重视坚守廉洁朴素家风,以身作则传承优良作风,实现优质家教家风代代相传,激励约束自身和家人发扬艰苦奋斗、清廉简朴的实干精神,共同担当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风清气正的家国氛围,共同激昂奔跑于实现共同理想的奋斗征途,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蒸蒸日上。

 需相守好无私陪伴的家人。“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党员干部胸怀千秋伟业,持续昂扬奋斗,而不被生活琐碎磨平“棱角”,重要支撑在于家人默默付出。作为党员干部,需常怀感恩之心,以身作榜样传承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守好无私陪伴的家人。需坚守正道、身当奉公,将家人付出转化为助推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做到“倾己勤劳,以行德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只争朝夕的拼劲,书写好“十四五”时期的历史答卷,投入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以“万夫不当之勇”冲锋“第一线”,做大浪潮头的“排头兵”和“先锋军”。

 需守持好不触及公的家事。“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若将家事与公务混为一谈,则会衍生为公权私用、中饱私囊,越过为政底线、纪律红线,终将受到党纪国法严惩。党员干部需端正态度,绝不能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需谨慎持家、不忘初心,做到家事与工作严格分离,践行“两袖清风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通过守持住自身家事,切实避免假公济私,做到权为民所用。需不辞辛苦、不辱使命,以汗水为丹青、以民心为妙笔,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绘出奋斗的大美画卷。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有着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构成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和弘扬。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后,“家风”概念也被引入民法典,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赞同。其实,好的家风就是扎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家庭教育的职责所系。

 好家风吹的是“爱国之风”,让子女从小立下报国之志。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

 幸福的小家。作为一个家庭,家长首先要有一颗爱国之心,时刻怀着报国之志,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勇敢地站出来、冲上去,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和利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以实际行动爱国,子女就会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刻苦学习、自立自强,从小立下报国之志。

 好家风吹的是“敬业之风”,让子女从小筑牢奉献之基。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每个人的辛勤付出。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它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在本职岗位上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这是一种崇高的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敬业表现在对待工作的极端负责上,是一种精益求精、尽职尽责的状态,是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职业道德要求。事实证明,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家长,是不可能教育出敬业的子女来的。因此,家长首先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时刻为子女当好榜样,让子女在家长的感召下兢兢业业做事,从小筑牢奉献之基。

 好家风吹的是“诚信之风”,让子女从小培植立身之本。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的是诚实劳动、坚守承诺、诚恳待人,是人们在公共交往中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人无信不立”,靠谎言欺诈,靠投机取巧,虽能得逞于一时,却难以长久,没有诚信作支撑必将行而不远。轻诺则寡信。作为家长,要带头做到讲信用、守诺言,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为孩子树立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觉在成长中不撒谎、讲信用,从小培植立身之本。

 好家风吹的是“友善之风”,让子女从小涵养仁爱之心。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它强调的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友好、友爱,在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中,构建和睦相处、融洽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友善是建立在平等相待、以诚相交的基础上的团结互助的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发自内心的善意、善念和善举,不是软弱可欺,更不是没有原则的退缩、忍让和息事宁人。作为家长,要带头加强个人修养,以与人为善为出发点,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让子女学会团结友爱、举止得体,自觉做一个有文明、有教养的人,从小涵养仁爱之心。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读后感心得体会

 父亲是农民,戴斗笠、穿草鞋,一生都没从泥土中分离开。解放初入党,当干部、跑田坎,从民兵队长开始,到乡文书、大队主任,父亲当了近三十年的村组干部。

 父亲从小吓唬我们:不能糟蹋有字的纸,糟蹋有字的纸要变成瞎子!他还说: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宫殿,可能要被火烧掉。肚子里有文化,水淹不掉,火烧不掉,谁都拿不走。

 在昏黄的煤油灯光下,父亲多次唠叨他组织人修建学校的情形。新中国成立初的学校,不是在祠堂里,就是在庙里。我们村以前的学校,就在张家祠堂。后来,当大队主任的父亲,组织人修建了那几间低矮的瓦房。当时用了石块多少挑、木材多少根、石灰多

 少斤、青瓦多少匹,泥工单价多少、木工单价多少、杂工单价又是多少,父亲说得头头是道。从父亲的话语里,我听出的是对知识的膜拜,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我们的期望。

 让人惊讶的是,只读过初小的父亲,居然有一套《康熙字典》。几本薄薄的且已泛黄的线装书,锁在一个木制的小匣子里面。民国六年章福记书局印行的《康熙字典》,石印,竖排,全是繁体字,蚂蚁一样,密密麻麻。“一二子中寻,逢三问丑寅,四划卯辰巳,五划午中分,六划未申问,七划酉中分,八、九归于戌,其余在亥寻。”在字典的封底,父亲用钢笔写着《寻字口诀》。每当注视这些小字,我的眼前就浮现出父亲戴着老花镜,全神贯注查字索义的情景。

 说起这套字典的来历,颇有些曲折。“认不了字,你就两眼一抹黑,牛吃南瓜——无法开口!”父亲吃了识字少、文化浅的亏,很想搞一本字典,可是无处可寻。直到一九五八年,听说县城某人有一套《康熙字典》要卖。父亲高兴极了,天不亮就动身,走一两百里的山路赶去。到达时,天已经擦黑,找到卖家,又因带的钱不够,差点没买成。磨了半夜,最后对方答应“分期付款”。来回跑了几趟,花了十多元钱,终于搞到手。要知道,当时的粮食几分钱一斤。这一套书,差不多是一个人一年的口粮。

 凭借这套字典,父亲读了很多书,明白了很多道理。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或为自家或为乡亲,饱蘸笔墨书写对联。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红纸黑字,很是喜庆。

 小时候,父亲说得最多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可惜我当时年少无知,多数时候不喜欢听他唠叨。不喜欢课本,嗜课外书: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学,伏尼契的《牛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等,致使中考时名落孙山。后来又复读一年,才考上了中师。但因委培需要五千多元的学费,父亲又东家借、西家凑,把我送进了中师的大门。一次,父亲居然路过邮局,给我寄了十...

篇五: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2 篇学习《 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 心得体会

 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赓续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齐家,带动全社会形成正气充盈、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根据党章党规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xx 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家庭文明建设,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治理,培育清廉从政道德,汇聚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 xx。

 (二)主要原则

 突出政治引领。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标尺贯穿始终,坚持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首先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系统建设。以系统思维把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融入“三不”一体推进,在“不敢”中寻找“不能”的着力点,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放大叠加效应,激发“不想”的内生力。

 强化守正创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内核,否定和抛弃消极陈腐因素,赋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时代内涵,做到与时俱进、常做常新,增强吸引力感召力。

 关注重点对象。聚焦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动员家属参与、家庭互动、家政融合,把党风廉政建设拓展到八小时以外,构建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治理新机制。

 二、主要内容

 (一)领导干部带头。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表率。要强化理论武装,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坚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带头树立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践行社会公德、涵养个人品德,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公道正派、尚廉知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用好家风撑起社会好风气。坚持从严治家,正确处理做好工

 作与管好家庭的关系,强化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纯洁个人及亲属的生活圈和社交圈,引导他们力戒特权思想和享乐思想,不行不义之举,不谋不义之财。坚决防止和抵制亲属违规干预审批和人事任免、收取财产性利益、收受礼品礼金,插手工程项目和政府采购,违规经商办企业、提供中介服务及从事其他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行为。

 (二)强化教育引导。良好家庭家教家风的培育,离不开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突出重点,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放在重要位置,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大力加强忠诚教育,学习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大力宣传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历代著名家训、革命先辈家风、优秀党员干部家风事迹,用好各类优秀家风出版读物,不断营造良好氛围,增强社会效应。强化宣讲,将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校主体培训安排,纳入各级党委讲师团宣讲内容,融入党性宗旨教育、党规党纪教育、优良传统教育全过程,强化新时代家庭观教育,让党员干部时刻受到优秀家庭家教家风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利用春节、清明、“壮族三月三”、中秋、重阳等重要节日,开展八桂好家风、廉洁家风文化主题宣传活动,帮助和引导党员干部了解家教家风文化中蕴含的美德元素,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创新载体,动员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台等开设家教家风专题专栏,刊发公益广告,集中宣传家庭典型,

 讲好家庭故事,弘扬优秀家规家训中的清廉思想,传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文化基因,生动阐释马克思主义家风的深刻内涵,使新时代好家风理念深入人心。强化典型引路,组织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选树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先进典型。评选“廉洁家庭”、“廉内助”,宣传弘扬良好家风建设模范事迹,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以好干部标准要求自己、树好形象、管好家人。

 (三)加强阵地建设。建设阵地亮家风,推动家风建设载体化。注重小区社区阵地,结合“文明社区”、“平安社区”、“道德讲堂”和“文明家庭”等建设,引导村(社区)常态化开展好家风家规征集、家风家训讲坛、晒家风家训、诵读国学经典、书香家庭建设等活动,鼓励党员干部制定家风家训,将小区社区打造成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注重公园广场阵地,将家风家训、名人经典家风故事和本地评选的“最美家庭”,通过图片、漫画等形式在中心广场、文化长廊、街道墙面上展示,在“家风廊”、“清风廊”、人物造型、廉吏故事、奇石景观中融入廉洁家风元素,不断传递正能量。注重展馆主题馆阵地,将勤、廉、清元素融入文物古迹保护、名人故居、旅游景点等项目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打造有历史感、有文化感、有体验感的党风村风家风展示馆,建设集参观、展示、体验、学习功能于一体的家风教育基地,增强廉洁家风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注重互联网阵地,依托新媒体学习平台,采取微视频、微动漫、虚拟现实技术

 等多种方式,网上网下共享、线上线下互动,常态化开展家教家风社会宣传,使党员干部受到启迪。注重机关单位阵地,积极开设家风微课堂、家训大家讲,开展廉洁家风主题活动,举办主题展览展演,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廉政教育、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弘扬优良传统作风。注重基层党组织阵地,结合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探索新时代家风文化、家庭产业、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宣讲活动进社区、进小区,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做清廉家风的实践者和传承者。

 (四)强化文化熏陶。聚焦红色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红色家书活动,推出一批有内涵、有特色、有品位的红色家风精品力作,不断丰富优秀家风文化产品供给,让广大党员干部感悟红色文化中蕴藏的精神力量,铸牢初心使命,涵养清风正气,汲取前行力量。聚焦民族文化,鼓励广大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认真研究民风民俗、传统故事、特色景观等文化,将民间传说与舞台艺术融合提炼,积极创作弘扬中国精神、讲好 xx 故事、贴近机关实际的优秀家风剧目,让好家风传播开来,引领社会廉洁文明风尚。聚焦传统文化,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优势,鼓励艺术团体和艺术工作者找准党员干部对家风文艺的诉求点,把准时代脉搏的兴奋点,创新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丰富和发展家风文化作品的表达空间,积极为党员干部提供

 高质量的家风文化精神产品,提供正确的审美引领和价值导向。

 (五)严格日常监督。坚持将家风文化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相融合,与各行业和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相融合,与干部选拔任用相融合,不断拓展多渠道考核评价方式,不断增强家风文化建设实效。坚持抓早抓小,积极探索党委(党组)“一把手”入户廉政家访制度,多维度了解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家庭生活、邻里关系和社交关系,发现家风方面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提醒谈话、防微杜渐。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将家风建设情况纳入党的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党员内容,引导党员干部保持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动员家属参与,利用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节点,举办党员干部家属家风座谈会,开展家属寄语助廉,有针对性进行家风教育。探索建立党员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家属签字”、夫妇双方廉政承诺等制度,强化个人有关事项抽查核实力度,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

 (六)强化正风肃纪。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灵活运用监督方式,做好家风问题线索处置研判。坚持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面,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认真核查党员干部家风不正问题线索,依规依纪依法处置。始终保持高压震慑,坚决查处“裙带腐败”、“衙内腐败”、“全家腐败”等行为,坚决防止打旗号、乱办事、谋私利情况发生。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倒查领导干部责任。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健全

 完善党员干部家属子女和直系亲属从业回避等制度。坚决纠治不赡养老人,有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问题,公开通报家风败坏、家风不正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促使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

 三、组织保障

 (一)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有效协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家风建设责任体系。各级党委(党组)担负起主体责任,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机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认真研究部署,强化指导督促,大力推进落实。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寓家风建设于监督执纪问责各项工作之中,激发家风建设的治本功能。各地各部门要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创新思路,分类施策,做深做实,使清廉之风吹进大街小巷、千家万户。

 (二)强化协作。建立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和互相配合,发挥整体效应。各级文明委和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推广创新举措,深化和拓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组织部门要健全干部教育培养、考核评价、选拔任用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选拔任用有机结合。文化旅游部门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弘扬家庭美德、树立优良家风为内容,以好家风故事为原型,强化家风主题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机关工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要结

 合职能职责,立足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风主题活动,促进党员干部崇法向善明德。社科联、文联、高等学校等要加强调研和理论研究,探索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内在规律,为推进家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三)系统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将家风建设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构建家风建设融入机制、监督机制、教育机制、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家风建设在作风涵养、引领社会和谐方面的助推器作用。准确把握家风建设中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双向发力,形成良性聚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重心放在建设上,把精力放在引导上,把成效体现在新风上,既充分吸收优秀传统家风文化,又充分体现新时代新要求,使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常做常新、充满活力。

  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心得体会

 家庭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也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基点。《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把握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目标任务,进而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家庭建设是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注重家庭”是家庭建设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家庭家教家风时,把“注重家庭”放在“三个注重”之首,并鲜明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家庭建设的优良传统,清晰指明了新时代推进家庭建设的重大意义与实践要求。

 家庭是个人幸福生活的港湾。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无论人们身处何方、境况如何,其内心始终为亲情所牵、为家庭所绊,家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无可动摇。新的技术、观念、生活方式的出现也许会冲击和改变未来人们的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模式,但并不会动摇由血缘纽带和亲情关系所维持的家庭存在的本质。同时,还应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我国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家庭成员的流动性不断增强,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现象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热切期盼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和精神追求。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新时代家庭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在家庭建设实践中,我们要树立新的家庭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变化,深化文明家庭创建,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建设更高质量的家庭生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

 产、交换和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家庭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且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后来又产生了其他更多的新的社会关系。更多的社会关系生成后,家庭就成为了个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每个人都从家庭走向社会进而开启社会化进程。家庭的演进历程告诉我们,家庭的和睦、幸福、文明都与社会休戚与共。只有家庭这个基本细胞健康有活力,社会这个有机体在结构上才能平...

篇六: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心得体会 范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xx 考察时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贯通起来,提高家风建设的思想觉悟,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廉洁治家,在树立良好家风上为社会作表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把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明确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谆谆告诫“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员、干部家风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党性问题、纪律问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从建设清正党风、淳正民风的高度,充分认识家

 风建设的重要性,严格约束自己,严格教育管理家人,答好正家风这道必答题。

  深刻认识家风与作风的关系,深刻认识什么是对家人真正的爱,自觉管好家人。领导干部的家风与党风、政风密不可分。群众看领导,既看领导本人,也看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领导干部的家人如果耍特权、图享受,挤占公共资源,侵害群众利益,不仅破坏社会公平竞争环境,也会动摇群众对法治与公平的信念。关心关爱亲属子女是人之常情,但必须分清公与私、法与情的界限。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如果把公权变成为亲属牟利的私器,靠特权优先获取资源,对家人娇惯纵容,只会让家人子女走上歧路,这不是“爱”是害。

  从百年党史中传承优良家风,把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传承好发扬好。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周恩来夫妇没有给亲属留下一砖一瓦,却留下了淡泊名利、自立自强的“十条家规”。谷文昌一生廉洁奉公,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他的爱人和 5 个子女在工作、生活上从未得到其任何“特殊照顾”。廖俊波坚持一尘不染,他多次对妻子说,“清清白白做人,就可以安安稳稳睡觉”……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为我们立起了标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涵养好家风的丰厚滋养。

 从查处的家风败坏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把自己摆进去,引以为戒。梳理近年来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不少都涉及家风问题。有的带领全家吃老板、用老板、靠老板,享受“管家式”服务;有的纵容、默许亲属利用其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有的全家齐上阵,形成腐败圈,大搞“裙带腐败”“衙内腐败”。把公权力变成“私人订制”,只会走上不归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的处分规定。党员、干部要绷紧弦,首先自身严正,以身作则,对家里那点事留留神,防微杜渐,切莫因为自身家庭观、权力观出现偏差,对家人失管失教,酿成家庭腐败悲剧。

  加强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的终身课题,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各级党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要求,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等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家庭廉洁防线。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查处党员、干部家风不正等问题,强化日常监督,深入开展家风教育,将家风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着力点,有力监督引导党员、干部守住亲情关,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

篇七: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传家严以治家个人心得体会 9 篇 【篇一】清风传家严以治家个人心得体会

  家风是永生伴随的家产

  家风是一家血脉的传承,更是永生伴随的家产。钟南山一家三代行医,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是知名儿科专家,钟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的儿子钟惟德是泌尿外科专家。一家三代人,秉承着仁心仁术的医家风范,传承着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仁者家风,不断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钟家人不服输的性格和顶天立地的风骨,在家风中代代相传,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时代楷模黄大年从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将爱国报国的种子深埋心中,“祖国高于一切”的爱国家风驱使他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在归国短短七年的时间里透支自己,也要报效祖国。虽然黄大年的外孙没有直接接受过他的教育,但相信黄大年“家国万里心所系”的精神已经融入子孙的血液中,成为了一个家族的品格。

  梁启超的九个孩子个个成器,一个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父母有远见、家风正,有重读书、轻享受的风气,有做学问的榜样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择配偶的眼光。这套家风叫学问种子,土壤合适了就会开花结果,代代出人才。可以说,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动产,有了它,我们才能不卑不亢,顺遂时不忘形,逆境时不怯懦,成为我们行走世间永生伴随的家产。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正所谓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若每个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风,则国家的政治风气必将一身清。

  江南钱家之所以人才辈出,不仅因为钱氏家族作为吴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训,更是得益于钱家人在 1925 年将其家训作出的重要修订,此次修订将家训改为四个部分:个人、家庭、

 社会、国家。正是这样的修订,将中国传统文化和鲜明的家国意识情怀融入世代相传的家训中,才为祖国培养了如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钟书等国之脊梁。

  97 岁的战斗英雄张富清一生都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融为一个家族的品格,成为几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战功,但却将功绩尘封 60 多年。战争结束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却主动请缨,响应党的号召,奋斗在偏远艰苦的来凤县。为避免和同患高血压的大儿子混用药品,他每次吃完药后都把药锁起来,只因他的药是公费保障的,每一粒都要“专药专用”,不能假公济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靠自己,莫求“沾光”是张富清给全家立下的规矩。“他从来没有专门给我们讲过什么大道理,但他对待事业、对待生活、对待名利的方式,通过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他不需要说什么,我们自然就知道该做什么,觉得都是理所应当的事。”小儿子张健全说。正是老英雄这冰霜气骨玉精神,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张家几代人的本分自立。

  这些优秀的家训、家风,是滋养今人和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涵养家风、建设美好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敬姜“匡子过失,教以法理”,到张英教育家人“让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国藩告诫兄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无不表明个人德性的生长有赖于家庭伦理的滋养。从中华家训中吸取智慧养分,才会让社会这个“大家庭”更和谐、更美好。而只有当每个小家庭都将实现建设好、传承好小家庭的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时代的使命。

 【篇二】清风传家严以治家个人心得体会

  读完《清风传家》《严以治家》两本书,深深为 25 位英模党员的家风事迹所感动,也为24 个反面典型家庭而惋惜。更加深刻理解了: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政治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清风传家》中的 25 位英模党员,有科学家,有医生,有军人,有老师,有干部,职业

 不同、领域相异,家风确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好家风应有的特质。

  对党忠诚。“我是党的干部,就应该听从组织的召唤,到艰苦的地方去。”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张富清在事迹被报道后,仍在考虑着要怎么更多回报党、国家和人民。“我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我热爱党,热爱党的事业,我愿意为这人类最伟大的力量贡献出我的全部理想,不惜在必要时付出我的生命”!吴良镛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言。

  热爱祖国。“愿将一生献宏谋。”在氢弹之父于敏的家,爱国是不变的主题。“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在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心中,国家事业第一位,家庭第二位,自己第三位。“祖国需要,我无论如何都要回来。”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用生命证明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一心为民。钟南山、张伯礼、顾方舟医者仁心护佑人民生命健康,于漪、高铭暄教书育人为国育才,朱彦夫、李保国、谢高华投身于脱贫攻坚致力于让乡亲们富起来,......,他们无愧于“人民英雄”“人民科学家”“人民教育家”“人民楷模”“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严以律己。25 位英模对自己严格,对家人“苛刻”。张富清为家人立规,前人不搭“捷径”,后备莫求“沾光”。在郭明义看来,房子可以不宽敞,但心一定要敞亮。高德荣始终坚持“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在叶聪的家里,正面清单不设限多多益善,负面清单很明确:不能做的事情绝不能碰。韦昌进面对老战友的请求,情感归情感,原则归原则,作风的口子决不能开。

  淡泊名利。冷静看待贡献,清醒面对荣誉。于敏只将自己看作科研事业的“千万分之一”。孙家栋评价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顾方舟说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吴文俊看清名利“不为获奖而工作,应为工作而获奖”。樊锦诗告诫儿子“人不是为物质、为金钱而活的”。

  精神传家。好家风需要代际传承。英模们的好家风,都是以“精神”为载体,既继承祖辈,

 也传承后辈,一代一代传一代。《严以治家》中的 24 个反面典型家庭,起初也是有良好家风的,比如,杨玲玲的母亲一直教育她“我们吃的是公家的饭,要好好地为党工作”,易军的父亲曾因为一句党风不好的话用饭碗砸醒他,云光中家原本有着红色家风的传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家风被抛在脑后,贪念战胜了理智,“物质”占了上风,一家人、整族人被坏家风所裹挟,奔向不归的迷途。可见,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最后,再让我们重温一下 25 位英模党员的名字:于敏、孙家栋、张富清、黄旭华、钟南山、吴文俊、顾方舟、程开甲、于漪、高铭暄、麦贤得、张伯礼、王有德、王继才、朱彦夫、李保国、高德荣、樊锦诗、吴良镛、韦昌进、叶聪、张飚、郭明义、谢高华、黄大年。向英模致敬,向他(她)们学习,见贤思齐、修身治家,树立传承良好家风。

 【篇三】清风传家严以治家个人心得体会

  ----读《清风传家》《严以治家》家风建设读本心得体会

  家风是一个家族经过岁月的沉淀、世代的言传身教,从而形成的属于家族特有的优良风气,它体现着祖辈对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记录着来自远古的信仰。好的家风,能让一个人终身受益,让一个家族经久不衰,让一个单位欣欣向荣,让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近日,我通过学习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编著的修身齐家----《清风传家》和镜鉴警示----《严以治家》读本,认真领会“注重家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齐家,培养现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内涵,收获颇丰。读本通过深入挖掘 25 位英模党员在家风建设方面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风建设的表率;通过深刻剖析近年查处的 24 个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堕落与家风不正之间的深层关联,家风败

 坏的危害及根源,教育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过好家庭关、亲情关。

  修身,好家风塑造坚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训中写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家训中则写道:“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之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可见,不同家族或许有着不同的家风、家训,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风、好家训的熏陶下长大的孩子,会继承先辈的意志,或敦厚纯善,或勇敢刚毅。好家风是他们刻进血脉的强大的信仰力量,将指引他们向上向善,永远坚定正直,立于不败。

  齐家,好家风共建文明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好家风是家庭幸福、年轻人积极向上、老人老有所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基石。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焦裕禄制定的“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三条家风,成为了焦家人的信条,更将“焦裕禄精神”投射到每一个人的心里,激励了众多的后来人。从一家有好家风到家家有好家风,形成家庭成员相亲相爱、邻里之间和睦团结的氛围,进而抵制歪风邪气,共建风清气正的社会。

  兴国,好家风奠基民族伟大复兴。家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富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强,民族才能旺。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则更不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更关系着社会稳定、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能够为社会树立正面的榜样,反之,则会损坏党和国家的声誉。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将党员的家风建

 设写进了党内规范,旨在以家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建设。作为一名党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严格要求身边人。让清风传家,清风传万家,清风传遍神州华夏,形成家风好,社风正,党风清,国风优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篇四】清风传家严以治家个人心得体会

  读完《清风传家》《严以治家》两本书,深深为 25 位英模党员的家风事迹所感动,也为24 个反面典型家庭而惋惜。更加深刻理解了: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政治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清风传家》中的 25 位英模党员,有科学家,有医生,有军人,有老师,有干部,职业不同、领域相异,家风确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好家风应有的特质。

  对党忠诚。“我是党的干部,就应该听从组织的召唤,到艰苦的地方去。”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张富清在事迹被报道后,仍在考虑着要怎么更多回报党、国家和人民。“我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我热爱党,热爱党的事业,我愿意为这人类最伟大的力量贡献出我的全部理想,不惜在必要时付出我的生命”!吴良镛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言。

  热爱祖国。“愿将一生献宏谋。”在氢弹之父于敏的家,爱国是不变的主题。“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在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心中,国家事业第一位,家庭第二位,自己第三位。“祖国需要,我无论如何都要回来。”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用生命证明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一心为民。钟南山、张伯礼、顾方舟医者仁心护佑人民生命健康,于漪、高铭暄教书育人为国育才,朱彦夫、李保国、谢高华投身于脱贫攻坚致力于让乡亲们富起来,......,他们无愧于“人民英雄”“人民科学家”“人民教育家”“人民楷模”“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严以律己。25 位英模对自己严格,对家人“苛刻”。张富清为家人立规,前人不搭“捷

 径”,后备莫求“沾光”。在郭明义看来,房子可以不宽敞,但心一定要敞亮。高德荣始终坚持“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在叶聪的家里,正面清单不设限多多益善,负面清单很明确:不能做的事情绝不能碰。韦昌进面对老战友的请求,情感归情感,原则归原则,作风的口子决不能开。

  淡泊名利。冷静看待贡献,清醒面对荣誉。于敏只将自己看作科研事业的“千万分之一”。孙家栋评价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顾方舟说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吴文俊看清名利“不为获奖而工作,应为工作而获奖”。樊锦诗告诫儿子“人不是为物质、为金钱而活的”。

  精神传家。好家风需要代际传承。英模们的好家风,都是以“精神”为载体,既继承祖辈,也传承后辈,一代一代传一代。《严以治家》中的 24 个反面典型家庭,起初也是有良好家风的,比如,杨玲玲的母亲一直教育她“我们吃的是公家的饭,要好好地为党工作”,易军的父亲曾因为一句党风不好的话用饭碗砸醒他,云光中家原本有着红色家风的传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家风被抛在脑后,贪念战胜了理智,“物质”占了上风,一家人、整族人被坏家风所裹挟,奔向不归的迷途。可见,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最后,再让我们重温一下 25 位英模党员的名字:于敏、孙家栋、张富清、黄旭华、钟南山、吴文俊、顾方舟、程开甲、于漪、高铭暄、麦贤得、张伯礼、王有德、王继才、朱彦夫、李保国、高德荣、樊...

篇八: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推动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不久前,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中组部、国家监委、教育部、全国妇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强化党员和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突出少年儿童品德教育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推动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融为一体,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了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教是社会教育的关键环节,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并非是

 孤立的,而是整个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充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

 具体实践中,要切实做好以下方面:

 一是培养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有国才有家,千千万万的家组成了国。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首先父母要引导和教育孩子树立家国情怀,将爱党爱国爱家统一起来,在推动国家繁荣富强中实现家庭兴旺,在实现家道兴旺中促进国家更好发展。父母要从小给孩子灌输爱国主义观念,要教育孩子从小爱祖国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让爱党爱国爱家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灵魂深处最温馨的港湾。家庭以伦理为运行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庭伦理准则,指引人们要孝敬父母、夫妻相爱、呵护子女、关爱亲朋等。因此,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群众积极建设和谐温馨的家庭关系。

 三是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向上向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友善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充分体现,也是新时代家庭美德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父母要通过向上向善来躬行实践,为孩子树立学习榜样,从而为培养善良、向上、阳光、自信的下一代奠定扎实基础。

 四是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家庭不仅是感受爱、维护爱的地方,而且是创造爱和分享爱的地方。和睦美满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集体参与建设。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鼓励和引导家庭成员既要在家庭内部通过共建共享来塑造美好家庭,也要积极融入全社会的共建共享中,形成家庭建设与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

 2.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家庭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任何时候、任何家庭都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家庭教育。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马克思指出:

 “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此而言,任何人都会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在这些社会关系中,家庭关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

 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新时代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家庭教育,要切实对“孩子如何做人”做好正确家庭引导。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要具备科学的育人知识,家长要能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和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不断学习相应的教育知识、做足做实育人功课,用正确思想、正确行动、正确方法培养孩子,使孩子从小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以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处事,以高尚品德融入社会,以健全人格成就自我,从而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

 家庭是人们灵魂深处最温馨的港湾,家庭和睦,青少年才能自信阳光、积极向上。家庭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课堂,家教科学严格,青少年才能三观端正、人格健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事关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兴衰荣辱,同时又事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家教家风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策马扬鞭加速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更需要通过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来构建良好党风、政风、社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3. 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繁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凝结成一种稳固的家庭或家族价值观念,进而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熏陶和影响着家庭或家族

 中的每一位成员,成为家庭或家族中代代遵循的价值准则。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建设不仅事关家道兴衰,而且事关社会风气好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见,家风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党风、政风、社风的重要连接点。追根溯源,一个个鲜活的人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都来自不同家庭的家风熏陶,由此形成了家风对社风的深刻影响。

 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自不同的家庭,但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不仅是社会风气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而且是榜样示范者。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品行端正、道德高尚、理想信念坚定,则党风政风会清朗,整个社会风气也会越来越好。反之,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品行不正、道德败坏、贪污腐败,党风政风便会浑浊不堪,最终社风日下、人心涣散,甚至造成社会动荡。因此,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切实抓好党员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群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于律己,严格家教,始终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对此,要积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将家风建设与党风政风建设融为一体,杜绝不正家风对党风政风的侵蚀,抓严抓实抓细家风建设,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

 4. 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 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

 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也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本单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连着党风、政风、社风,家事连着政事、国事、天下事。新时代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必须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倡导现代家庭文明观念,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重要思想滋养。

 良好家教家风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助力。家庭建设在教育引导家庭成员的同时,还承载着很重要的社会功能,能影响和辐射家庭成员之外的人的思想品格和行为方式。良好家教家风对形成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具有基础性作用。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将优良家教家风融入社会风气建设中,促进基层治理走向现代化。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在我国,和谐社区和美丽乡村不仅是无数家庭共同参与建设的结果,也是影响无数家庭建设优良家教家风的重要环境基础。新时代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要着力打造和谐社区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效性,为基层社会治理作出有益贡献。

 学习推动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心得体 会

 家庭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也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基点。《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把握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目标任务,进而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家庭建设是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注重家庭”是家庭建设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家庭家教家风时,把“注重家庭”放在“三个注重”之首,并鲜明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O 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家庭建设的优良传统,清晰指明了新时代推进家庭建设的重大意义与实践要求。

 家庭是个人幸福生活的港湾。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无论人们身处何方、境况如何,其内心始终为亲情所牵、为家庭所绊,家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无可动摇。新的技术、观念、生活方式的出现也许会冲击和改变未来人们的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模式,但并不会动摇由血缘纽带和亲情关系所维持的家庭存在的本质。同时,还应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我国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家庭成员的流动性不断增强,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现象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热切期盼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和精神追求。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新时代家庭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在家庭建设实践中,我们要树立新的家庭

 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变化,深化文明家庭创建,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建设更高质量的家庭生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家庭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且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后来又产生了其他更多的新的社会关系。更多的社会关系生成后,家庭就成为了个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每个人都从家庭走向社会进而开启 社会化进程。家庭的演进历程告诉我们,家庭的和睦、幸福、文明都与社会休戚与共。只有家庭这个基本细胞健康有活力,社会这个有机体在结构上才能平衡,在运行上才能顺畅,在发展上才能持续。

 家庭是国家的根基。“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良传统,主张以己推人、由近及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逐渐演进为“民胞物与”的精神自觉与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提倡“家事国事夭下事,事事关心”。这种将个人发展的需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的道德自觉,成为了“家国天下”的重要思想基础。在新时代,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由此可见,在家与国的辩证统一关系上,家是构成国的基本

 因子,国是维护家的可靠屏障;家庭建设不仅是家庭幸福的根本保障,也是国家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深厚基础。

 二、家庭教育是推进以德树人、全面育人的首要阵地 家庭教育是家庭精神内核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可见,家庭在个体进行“社会人”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问题上,起到了基础性甚至决定性作用。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教育发端于家庭之中,家庭教育承担着启蒙养正、明理成人的重担。父母则是挑起这一重担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至今流传着“爱子之道在于教,教子之道在于严。严,斯成也”的古训,流传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家庭教育的典故,流传着《三字经》《弟子规》等有关家庭教育的国学著作。从现代教育分工来看,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三个方面。学校教育重在知识传授,社会教育重在面向成人劳动者,而家庭教育则是人最初智慧启蒙和文化开蒙的第一场所,并纵贯人的一生,持续不断地起作用。在家庭中,父...

篇九: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就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家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对于加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家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突出基础性,家庭的作用不可替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传递文化、涵养品性的重要场所,更是一个

 人价值观形成与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所学校。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家庭、家教、家风的熏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的作用,他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二)突出传承性,家风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一个家庭能否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的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这个家庭具有什么样的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不管是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古代家训、家规、家教,还是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和新时代无数家庭展现出的家国情怀,都反映出家风家教对一个家庭兴旺传承、对一个国家繁荣兴盛的重要意义。

 (三)突出关联性,以好家风涵养领导干部的好作风和社会的好风气。对一个家庭来说,家风反映的是一个家庭的生活准则、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对整个社会来说,以家风为主的家庭伦理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处于基础地位的部分,家风正则民风淳社风清,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

 ( 四)突出政治性,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一定程度上是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在家庭的直观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建设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将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纳入了党规党纪的管理范畴,党内法规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纪律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身过得硬,还要管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履行好自己负责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坚决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 概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凝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训、家规、家教、家风的智慧,弘扬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不仅为广大家庭的家风家教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家风建设的行动指南。

 二、坚持用系统思维推进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用系统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家风建设的科学方法。

 (一)在“家庭 — 家教 — 家风”的有机统一中推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都是在“家庭—家教—家风”的有机统一中来阐述的。他在 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三个注重”,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具体来说,表现在 3 个方面。第一,家庭是家风建设的基础。家庭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思想、行为的根源,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不仅是国家经济文化的基石,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家是最小国,家是国的具体微缩;国是千万家,国是家的宏观展现,国家的建设必须以家庭建设为基础。同样,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内在功能决定了其在家风建设中起着无可替代的基础作用。第二,家教是家风建设的载体。家教,指的是家庭教育或者说是家庭教养,是在家庭功能的基础上,旨在建设家庭成员所期盼的家风而进行的教育教养活动。立家身正、治家从严是传统家风建设的有效方式,教育内容主要是重视对后辈子孙的道德伦理、克己修身、为官从政教育。优良家风正是依靠这些家训、家规、家教而发扬光大、传之久远。第三,家风是建立在家庭内在功能和家教活动之上的精神风貌。古人讲,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家风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彰显的是整个家庭成员的精神风貌、道德操守和文化气质,体现的是家庭成员待人接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具有内在的文化内涵和厚重底蕴。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讲,良好的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防腐拒贪的无形“防火墙”,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拿出有力有效的措施推进家风建设。

 因此,一方面要建设好家庭。领导干部要自觉承担家庭责任,真诚关心关爱每一位家庭成员,教育家庭成员把爱家和爱国、小我和大我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有效发挥家庭的生活功能、教化功能和社会功能,这是家风建设的基础所在。另一方面要开展好家教。领导干部要注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教文化,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节约、邻里团结等观念,倡导忠诚、责任、学习、奉献、自律等理念,推动家庭成员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教的全过程,引导家庭成员永远爱党爱国爱家。

 (二)在“家风 — 党风政风 — 社会风气”的有机统一中推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家风和党风、社会风气之间有机

 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领导干部家风影响党风。一名共产党员的家风,往往能反映其党性修养。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因此,淳党风、正作风必须把家风建设作为突破口,引导领导干部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带动党风向好、民风向善。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家风影响社会风气。家风不仅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承,也在家庭与家庭之间形成互动、相互影响,并通过家庭之间的互动与传播影响社会风气。党员领导干部的优良家风,不仅对引导自身老实做人、干净做事、清正做官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而言也是一种道德的力量,能起到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因此,一方面要站在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树立良好家风既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客观需要,又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从对党风政风负责的高度,加强家风建设,以好干部标准要求自己、树好形象、管好家人。另一方面要扩大到社会风气建设的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领导干部要将加强家风建设作为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按照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要求,时时、事事、处处带头,对亲属子女严格教育、严格约束、严格监督,争做新时代家风建设的表率。

 三、坚持综合施治,加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实践 综合施治就是统筹考虑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属性,并有机融入家风建设实践。总的来看,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基本实践路径可概括为:忠诚立家、从严治家、修身齐家、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实干兴家。

 (一)知感恩,坚持忠诚立家。一名领导干部的成长凝结着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厚望。干部能力的增强、水平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很大程度上是以各种社会成本的消耗为代价的。正因如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做到忠诚立家,最基本的就是要始终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以忠诚的品格影响和带动家庭成员。要始终忠诚于党,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永不叛党。始终忠诚于国家,积极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始终忠诚于家庭,秉持孝道,引导和教育孩子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二)知敬畏,坚持从严治家。纪法是成文的道德,遵纪守法是家风建设的底线。必须教育引导家庭成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远离贪腐、洁身自好,时刻警惕别有用心的人“围猎”。对于家人身上的苗头性问题,要坚持原则,放下私情,早教育、早制止、早纠正,切实守护好家庭这片“廉洁港湾”和家庭成员的内心留白之处。同时,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头上三尺有神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严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约束自己,始终坚守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为亲属子女严守法纪做出表率。

 (三)知大德,坚持修 身齐家。品行道德是一个人立身之本。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就要更加注重修身立德,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筑牢立身之本、为政之基。具体来说,可以从慎初、慎独、慎微、慎友上下功夫。慎初,就是不忘初心,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系好第一粒纽扣、把好第一个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谨防糖衣炮弹的攻击和“温水煮青蛙”的陷阱,永葆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仍能严格要求和保持自我,始终做到表里如一。慎独作为一种高度自律的状态,既是个人修为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党性原则的有效检验。党员干部保持慎独的修养本色,就要严于律己、高度自律、保持

 定力,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慎微,就是要注重小事、小节,不能因小失大,坚持从家人管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慎友,就是要管好自己的交往圈、朋友圈,以德为要、以信为基,亲君子、远小人,交往有原则、有底线。

 (四)知方向,坚持耕读传家。学习能使人开阔眼界、明辨方向、增添力量。对新时代领导干部来说,读书学习既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也是“济世传家”的良好方式。一方面,通过学习读书,可以磨砺干事创业真本领,更好地履职尽责;另一方面,在家庭中营造注重学习、勤于读书的良好氛围,可以使家庭书香充盈,进而涤风励德、淳风化俗。广大领导干部做到耕读传家,要主动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带头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中国近代史、中华文明史,带头学习革命先辈、英雄模范和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潜移默化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同时,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争做本职岗位上的行家里手,以实际行动为家庭成员做出榜样。

 (五)知艰辛,坚持勤俭持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不可否认,在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今天,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勤俭节约意识有所淡化,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厉行节约不仅是一种个人私德,更是一种社会公德,要将勤俭节约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美德、一种力量,当作共产党员应该长期坚持的政治本色,贯穿到工作生活的每个环节,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处做起,使家庭成员都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将勤俭节约作为个人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素养。

 (六)知担当,坚持实干兴家。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对一个家庭而言,也是如此。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论是个人成长、事业发展,还是家庭幸福、国家富强,都是一点一滴、一天一天干出来的。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只有靠实干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要履职尽责、奋发有为,把心思用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上,把精力用在察民情、解民难、促发展上,把时间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当好群众的“领头雁”“排头兵”。同时,领导干部要教育引导家庭成员摒弃不劳而获的思想,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把大事干精彩、把小事干精致,努力实现自己和家庭的梦想。

推荐访问: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家风 心得体会 建设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4 微胜文档网 www.beautyinvitation.com.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90685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