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微胜文档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微胜文档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5篇

日期:2022-09-14 17:25:04 来源: 网友投稿

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5篇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XXXX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5篇

篇一: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XX 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指导,全面贯彻和自治区“三农”工作部署和要求,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优质粮食、奶产业、肉牛肉羊、瓜菜制种、葡萄枸杞、绿色食品等重点特色产业,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统筹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实现乡村产业精品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到 2025 年,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 万吨以上,重点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优质粮食、现代畜牧、瓜菜制种、葡萄枸杞、绿色食品等乡村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绿色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乡村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明显提升。

 二、厚植乡村产业发展新优势 (三)做稳优质粮食产业。坚守粮食安全责任,加快品种优化更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总产,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盐碱地改良工程,持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培育壮大粮食合作社、家庭农场、综合服务站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实体,支持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水平。提升粮食品质,加快培育强筋小麦、鲜食玉米等“优质专用粮食”和有机富硒大米、富硒面粉等“功能粮食”,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到 2025 年,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 106 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 50 万吨以上,将 XXXX 建成自治区优质粮食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发改委、水务局、自然资源局、三县区。以下均需县区落实,不再列出)

 (四)做强奶产业。坚持种养加一体化发展,集中打造优质奶源基地。扩规模增产量,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现代化、标准化奶牛养殖场,着力打造河东现代奶业示范区,巩固发展河西奶牛养殖提升区。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快推进智慧牧场建设,实现奶牛养殖的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坚持“引、育、繁、推”相结合,鼓励奶牛养殖企业进口良种荷斯坦母牛,大力推广优质性控冻精、性控胚胎等

 繁育技术,提升自繁扩群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伊利、蒙牛、君乐宝等乳业 20 强企业,建设乳品加工基地。发展优质饲草种植,发挥“粮改饲”项目支撑作用,主推全株青贮玉米,因地制宜扩大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支撑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到 2025 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 20万头,年鲜奶总产量达到 110 万吨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工信局、科技局)

 (五)做优肉牛肉羊产业。坚持自繁自育和周转育肥相结合,着力扩群增量、延长产业链、提升质量效益,把肉牛肉羊产业打造成为富民产业。加快优质肉牛肉羊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推广“50·300”经营模式(养殖 50 头以上肉牛和300 只以上肉羊),实现小群多户、专业大户、规模养殖场同步发展,着力提高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能力。加大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力度,集成示范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良种繁育、高效育肥、全混合日粮饲养、信息化管理等先进技术,着力提升养殖水平。加快推进宝丰羊产业小镇建设,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加工能力、拓展营销渠道、培育企业品牌,建立联农带农助农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到 2025 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 20 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 200 万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科技局)

 (六)做特瓜菜及制种产业。坚持设施与露地并重、产

 加销一体化发展,推进供港菜、沙漠瓜菜、越夏番茄、设施瓜菜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加大瓜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等绿色生产技术,提高主导产品持续供应能力。加快发展瓜菜制种产业,建设一批蔬菜良种繁育科技示范园区,逐步提升制种产业科技水平。扩大茄果类蔬菜和杂交制种面积,压减叶菜、架豆等常规制种面积,降低常规制种占比,提升制种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到 2025 年,全市瓜菜种植面积达到 25 万亩、制种面积达到 20 万亩,将我市建成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科技局)

 (七)做靓葡萄酒产业。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品牌发展,放大产区优势,提升品牌价值,培育精品酒庄,全力打造宁夏北翼优质葡萄种植、酿造、文化旅游经济带。高标准建设优质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开发利用贺兰山东麓山坡地,建设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加工基地。改变提升低产低效酿酒葡萄园,进一步提高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积极引进马瑟兰、西拉等优质新品种,大力推广露地越冬葡萄种植新技术。下功夫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引进葡萄深加工企业投资建设特色、精品酒庄。推动葡萄酒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整合葡萄酒酒庄、乡村旅游景点、贺兰山旅游资源,打造“山水相依、乡美村韵”为主题的葡萄酒+乡村旅游精

 品路线。到 2025 年,全市酿酒葡萄基地规模达到 3.52 万亩,年产优质葡萄酒 2000 吨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水务局、文旅广电局、市场监管局)

 (八)做精枸杞产业。实施基地稳杞、科技兴杞、龙头强杞、文化活杞工程,推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枸杞生产基地,开发利用盐碱地,推广示范枸杞新品种和标准化种植技术,加快建设富硒枸杞基地。培育枸杞产业经营主体,发展公司+合作社+枸杞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宁夏枸杞”“惠农枸杞”区域公用品牌,推进枸杞产业转型升级。创建一批枸杞特色村镇和示范园区,建设枸杞体验店、文化馆、枸杞园直播展示等新业态、新产品,推进枸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 2025 年,全市确保新增枸杞种植面积 3.2 亩。(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林草服务中心、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文旅广电局)

 (九)做大绿色食品产业。推进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支持建设绿色农产品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自治区全域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为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培育加工主体,以粮油、畜禽肉、瓜菜、葡萄酒等绿色食品加工为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变升级,开发高端产品。加快绿色食品专业园区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和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快推进 XXXX 自治区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拓展市场流通,大力培育

 供应链企业,完善仓储保鲜流通基础设施,支持企业创建外销窗口、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绿色食品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到 2025 年,全市绿色食品业总产值达到 150 亿元,加工转化率达到 75%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科技局)

 (十)做活乡村旅游业。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计划,重点提升惠农大地天香景区、大武口龙泉村、黄渠桥美食小镇等特色旅游村镇、美丽休闲乡村,着力培育一批美丽精品农庄、葡萄酒庄、乡村民宿和康养基地,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支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制造、手工业等乡土产业,推动剪纸、砖雕、刺绣等非遗产品转化利用,打造一批旅游必购、易购、便携、特色的“伴手礼”。到 2025 年,培育五星级休闲农庄 6 家,4A 级旅游景区 3 个,乡村游客接待量达到300 万人次。(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文旅广电局)

 (十一)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立足 XXXX 资源禀赋,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让特色更鲜明,优势更突出。着力打造以平罗县红崖子乡、高仁乡为重点的河东现代奶业示范区,以平罗县宝丰镇、灵沙乡和惠农区礼和乡等民族乡(镇)为重点的优质肉牛肉羊养殖基地,沿 109 国道两侧蔬菜产业带和河东沙漠瓜菜基地,以平罗县头闸、黄渠桥、高

 庄、渠口、陶乐等乡(镇)为核心的制种产业基地,以燕窝池村、外西河村、东永固村、上宝闸村为核心的优质枸杞产业示范区,沿贺兰山东麓的酿酒葡萄产业带,以惠农区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平罗县轻工园区、绿色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园区、通伏大米加工园和大武口区轻工园区为重点的自治区级绿色食品产业先行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三、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十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加大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设施力度,大力发展智能化、高端农机装备,积极推进“智慧农机”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积极创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推动科技合作交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实施农科教、产学研融通创新工程,积极引进培育农业高层次人才,制定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推动园区、企业和区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盐地农业”“富硒农业”“绿色食品”加工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局)

 (十三)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制定特色产业地方标准,构建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平台建设推广和试点示范,支持新型经营主

 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加快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和产地检测,建立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到 2025 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 98%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到 80%。(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

 (十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产品产地环境,严防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着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实施秸秆粉碎深翻还田和打捆收储加工项目,切实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建立农用残膜回收再利用机制,积极开展地膜替代、减量使用和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提标改变力度,全面推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 2025 年,残膜回收率达到 80%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 9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98%。(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

 (十五)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以地理标志为重点的区域公用品牌,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大力培育一批质量好、叫得响、影响大的农产品品牌。充分挖掘我市富硒资源优势,持续培育“珍硒 XXXX”区域公用品牌,加快

 培育富硒农产品品牌,创建“富硒农业示范基地”。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经营主体打造自主品牌,积极培育壮大“惠农枸杞”“平罗沙漠西瓜”等地理标志品牌,“沙湖雪面粉”“塞上春蔬菜”“昊帅大米”等产品品牌。加大品牌线上线下推广和营销力度,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健全农产品营销体系,借助“国际农交会”“宁夏种业博览会”等展会活动,加大农产品对外推介、展销和外销窗口建设力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

 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新融合 (十六)发展多种融合业态。构建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加工园区集中,因地制宜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和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农超直供、连锁经营、统配送等现代营销模式,推动农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建设一批田头市场和外销窗口。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为小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提升大数据服务“三农”的水平,着力推进农村电商全域化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在大型电商平台建设“地方特产馆”“特色产品专区”,大力发展线上营销、直播带货等现代营销平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工信局、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

 (十七)培育多元融合主体。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延长产业链条,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变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服务、电子商务等业务。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引导农民合作社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运行机制。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支持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的高效种养业,提高标准化生产能力。实施农业服务组织培育行动,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企融合共赢模式,带动农民参与融合发展,实现稳定增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发改委、财政局、工信局、商务局)

 五、汇聚乡村产业发展新合力 (十八)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市级领导同志包抓乡村产业振兴、重点产业发展工作责任机制,形成主要领导统筹、包抓领导牵头、责任部门主管、县区委主干、相关部门配合,上下齐心协力抓乡村产业振兴的推进机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

 (十九)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投入保障,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积极探索按市场化方式设...

篇二: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 征求意见 稿)

 按照省委关于做好两项改革“ 后半篇” 文章部署要求,为进一步推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 目标 抓住镇村空间扩展、资源集中的有利条件,坚持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和谐发展,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三产融合、强化科技服务、壮大经营主体,做强涉改乡镇产业基地,推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涉改乡镇产业发展水平,为加快推动涉改乡镇和谐发展、更优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力争到 2021 年 ,涉改乡镇改造提升经作产业标地 准化基地 100 万亩,建设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100 万亩,建设 500 个畜禽养殖标准化场,新增农机总动力 50 万千瓦,新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 250座。

 主导产业产值增长 5% 以上,主导产业收入占农到 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例达到 40%到 以上。到 2025

 年,涉改乡镇基本形成“ 一村一品”“ 一乡一业” 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乡镇主导产业优势特色突出、产业链条完善、三产融合发展、利益联结紧密,为培育现代农业“10+3” 产业体系夯实基础。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产业基地提升工程。

 将涉改乡镇纳入现代农业园区、 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的规划建设范围,围绕现代农业“10+3” 产业体系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培育 1-2 个主导产业,打造“ 一村一品”“ 一乡一业” ,连片建设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基地。优先在涉改乡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 、 规模养殖场建设、“ 鱼米之乡” 创建、循环利用工程等项目,推广种养循环、粮经复合等模式,使用现代农机、节水灌溉、物联网等先进适用设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基地建设水平。

 (二)实施初加工能力提升工程。

 围绕涉改镇村主导产业,盘活镇村资源,通过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项 目,就地就近建设烘干、冷链物流等初加工设施,提升产地初加工率。对接市场需求,发展品种专用、生产定制、产销对路的精

 深加工,引进现代化、智能化设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品牌培育项目,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和优质农产品品牌,开展品牌营销推介,创响“ 土字号”“ 乡字号” 品牌。

 。

 (三)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工程。

 发展休闲农业 ,推动涉改镇村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创建农业主题公园。依托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等项目,推进涉改乡镇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利用“ 互联网+农业” , 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 在“ 淘宝”“ 京东”“ 拼多多” 等平台实现网上销售,依托益农信息社电商平台,开展为农服务、农产品网络直播带货推介宣传活动,推动涉改乡镇电商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四)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培育壮大涉改镇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项目,分层、分类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场创建评选,促进家庭农场 数量稳步增长,质量逐步提升。

 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创建,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助农效果显著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实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项目,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协同发展,引导小农户与现代

 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五)实施科技服务提升工程。

 推进涉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创新,引导科技成果、人才、信息等资源集聚,建立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等,推进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服务融合发展。开展涉改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实施科技示范工程,每个涉改乡镇产业基地建设 1 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田或 1 个适度规模健康种养示范场。

 三、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一)试点目标任务。

 率先在试点乡镇实现“ 一村一品”“ 一乡一业”。

 。2021 年 打造“ 一乡一业” 省级产业强镇 50 个,争创国家级产业强镇 10 个,打造“ 一村一品”村 省级示范村 100 村 个,争创国家级示范村 20个,主导产业产值增长 10% 以上,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例达到 50% 以上。具体任务:

 1. 试点乡镇基地标准化水平提升。种植业标准化基地的良种覆盖率达到 95% 以上, 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 50% 以上,产业基地宜机作业道路通达率达到

 70%到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70% 以平 上,主要畜种规模化养殖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个百分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76% ,种养循环面积比重达到 70% 。

 2. 试点乡镇产业融合发展成 效显著。就地就近有初加工设施,农产品产地初加率达到 60% 。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冷藏保鲜率或干品冷藏贮存率60% 以上。农业信息化水平达到 75% 以上。主导产业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交易量比重达到 2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品牌认证登记比重达到 50%。

 以上。

 3. 试点乡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主导产有 业有龙头企业带动,平均每村有 1 个以上农民合作有 社,村民小组有家庭农场。乡镇至少有 1 个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机制,围绕主导产业建有产业化联合体。农业产业基地有 1个科技示范田或 1 个种养示范场。

 (二)

 确定试点乡镇。

 试点乡镇必须为涉改的有 特色农业乡镇,有 1-2 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产值5000 万元以上(民族地区 3000 万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 50% 以上。各市(州)以县为单位,按照涉改乡镇数量 10 个以下推荐 1 个试点乡镇,10-20 个

 推荐 2 个,20 个以上推荐 3 个。农业农村厅根据各市(州)推荐情况,确保 21 个市州全覆盖,川粮油、鱼 川猪、川茶、川菜、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 8镇 个特色产业全覆盖,择优确定试点乡镇 150 个(试点乡镇名单见附表)。

 。

 (三)组织项目实施。

 试点时间为 2021 年全年,建立县级主导、乡镇主建机制,由乡 镇编制试点工作方案,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将方案工作任务涉及的农业项目纳入项目支持。市(州)农业农村部门要根据试点目标组织试点方案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农业农村厅备案。农业农村厅要在农业项目指南里将试点乡镇作为项目实施首选地点,根据试点乡镇产业发展需求和短板弱项,优先安排项目,农业项目资金不低于 1000 万元。

 率先在试点乡镇实施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融合发展、主体培育、科技服务五大提升工程。对高标准农田、省级园区培育、产业集群、“ 鱼米之乡”创建等已有规划指向的项目,优先将试点乡镇作为项目实施区域。对规模养殖场建设、循 环利用工程、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品牌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等项目,

 有建设需求的试点乡镇首先安排。对家庭农场培育、农民合作社示范创建、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科技示范工程等项目,试点乡镇全覆盖安排。

 (四)强化政策支持。

 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统筹整合省、市、县各级涉农资金向试点乡镇倾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构建财政资金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群众自愿筹集等多元化投入机制。盘活用好镇村资产资源,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用活土地政策, 加强人才培育,优先将农村改革试点试验安排到试点乡镇,推动政策要素向试点乡镇集聚,形成政策洼地。

 (五)强化组织保障。

 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试点工作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倒排工期,保质保量完成试点任务。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对试点乡镇工作成效进行考核,市(州)党委、政府对试点工作做好督促指导。农业农村厅将于 2022年上半年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对试点乡镇开展省级农业产业强镇认定,对申请并成功认定为省补 级农业产业强镇的乡镇,省级财政予以奖补 200 万

 元。市、县两级要加强试点工作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提炼典型经验,提 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模式,为全省涉改乡镇提供发展“ 样板” 。

 附 件 :2021 年“ 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 试点乡镇名单

  2021 年“ 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 试点乡镇名单 序号 号 市 市( 州) 县(市、区)

 乡镇 农业主导产业具体类别 主导产业综合产值(万元)

 全镇农业产值(万元)

 1 成都市 简阳市 平泉街道 粮食、蔬菜、水果 19308 23967 2 成都市 简阳市 禾丰镇 粮油、泡菜 50000 55098 3 成都市 都江堰市 天马镇 猕猴桃、绿色蔬菜 77000 107700 4 成都市 彭州市 濛阳街道 蔬菜、加工与物流

 187500 5 成都市 邛崃市 夹关镇 茶叶 35000 17000 6 成都市 金堂县 三溪镇 柑桔 48000 64000 7 成都市 蒲江县 西来镇 柑橘、猕猴桃 121000 121000 8 成都市 新都区 军屯镇 粮油、蔬菜 11176 8685 9 自贡市 荣县 双石镇 柑橘+ 生猪 45800 73280 10 自贡市 贡井区 建设镇 柑橘+ 生猪 21500 30500 11 自贡市 富顺县 长滩镇 蔬菜、高粱 34435.1 41894.32 12 自贡市 沿滩区 永安镇 花椒+ 蛋鸡 15200 29350

 13 自贡市 大安区 何市镇 肉鸡+ 柑橘 30000 32000 14 自贡市 自流井区 飞龙峡镇 水稻、水果 8756.3 16855.43 15 攀枝花市 仁和区 仁和镇 芒果 102900 18363 16 攀枝花市 米易县 草场乡 枇杷、芒果 19501 27010 17 攀枝花市 盐边县 惠民镇 蚕桑 38125 21252 18 泸州市 合江县 大桥镇 水稻+ 生猪 25952 38047 19 泸州市 合江县 荔江镇 荔枝+ 生猪 16700 30000 20 泸州市 古蔺县 大村镇 猕猴桃+ 生猪 12439 18341 21 德阳市 罗江区 白马关镇 贵妃枣、青花椒 19600 32748 22 德阳市 广汉市 连山镇 粮油、水果 21840 40814 23 德阳市 什邡市 马井镇 水稻、蔬菜 52970 71766.72 24 德阳市 中江县 黄鹿镇 粮油+ 水产 49758 23846 25 德阳市 中江县 辑庆镇 粮油、中药材 25770 21681 26 德阳市 旌阳区 孝感镇 粮油、蔬菜 23640 45170 27 绵阳市 涪城区 杨家镇 蚕桑+ 乡村旅游 29500 35000 28 绵阳市 江油市 青莲镇 蔬菜 52000 32000 29 绵阳市 江油市 新安镇 生猪+ 猕猴桃 40000 51000 30 绵阳市 三台县 刘营镇 麦冬、水果 20270.4 20003 31 绵阳市 三台县 建平镇 粮油 13788 15320 32 绵阳市 盐亭县 巨龙镇 鳜鱼、柑橘 23700 43200 33 绵阳市 盐亭县 鹅溪镇 玉米、水稻 40000 23000 34 绵阳市 梓潼县 观义镇 粮油、蔬菜 6341 7182 35 绵阳市 平武县 平通羌族乡 果梅 7300 9800 36 广元市 旺苍县 高阳镇 茶叶 16000 22000

 37 广元市 旺苍县 木门镇 茶叶 28970 34600 38 广元市 利州区 龙潭乡 果蔬+ 生猪 8286 10386 39 广元市 利州区 宝轮镇 粮油+ 生猪 13173 15573 40 广元市 苍溪县 百利镇 苍溪雪梨、猕猴桃 6100 8000 41 广元市 昭化区 太公镇 猕猴桃 20700 23464 42 广元市 昭化区 柏林沟镇 猕猴桃 16420 14866 43 广元市 青川县 木鱼镇 食用菌、茶叶 23673 8750 44 广元市 朝天区 中子镇 核桃+ 畜牧 17834 17834 45 遂宁市 船山区 老池镇 蔬菜 10800 18800 46 遂宁市 船山区 桂花镇 生猪+ 青花椒 18900 7200 47 遂宁市 安居区 三家镇 粮油 49136.33 81938.88 48 遂宁市 射洪市 瞿河镇 杂柑+ 白羽肉鸡 72000 80000 49 遂宁市 射洪市 金华镇 果蔬+ 生猪 110880 154000 50 遂宁市 蓬溪县 赤城镇 青花椒+ 生猪 44110 31680 51 遂宁市 蓬溪县 任隆镇 桃、粮油 41680 30695 52 内江市 隆昌市 普润镇 柑桔、稻渔 15200 26366 53 内江市 资中县 球溪镇 柑桔+ 生猪 29000 54133 54 内江市 市中区 凌家镇 柑桔、特色水产 23100 42000 55 内江市 东兴区 田家镇 粮油、水果 57900 103581 56 乐山市 市中区 白马镇 水产 65000 72000 57 乐山市 金口河区 永胜乡 川牛膝 5600 5625 58 乐山市 峨眉山市 双福镇 茶叶、水果 222300 95000 59 乐山市 井研县 千佛镇 台柚+ 生猪 22900 26865 60 乐山市 夹江县 吴场镇 茶叶+ 生猪 178000 86000

 61 乐山市 犍为县 清溪镇 茶叶 41229 15429 62 乐山市 沐川县 富新镇 茶叶 8000 15000 63 乐山市 沙湾区 太平镇 佛手、柔毛淫羊藿 17100 34000 64 乐山市 马边县 劳动镇 茶叶、猕猴桃 36160 10800 65 乐山市 马边县 下溪镇 水果、茶叶 27170 9455 66 南充市 顺庆区 渔溪镇 蔬菜 17535 24339 67 南充市 高坪区 走马镇 水稻、柑橘 17500 19720 68 南充市 高坪区 阙家镇 柑桔 23870 32560 69 南充市 阆中市 洪山镇 晚熟柑橘+ 畜禽 44700 30536 70 南充市 阆中市 飞凤镇 枇杷 7100 5600 71 南充市 西充县 仁和镇 晚熟柑橘 8673 6183.6 72 南充市 南部县 万年镇 晚熟柑橘、水产 12700 15000 73 南充市 南部县 东坝镇 晚熟柑橘、花椒 15300 24539 74 南充市 仪陇县 日兴镇 粮油 10900 12211 75 南充市 营山县 清水乡 水产+ 休闲农业 16677 23161 76 南充市 蓬安县 利溪镇 柑桔、生猪 13300 18000 77 宜宾市 翠屏区 金秋湖镇 茶叶 210000 40000 78 宜宾市 叙州区 樟海镇 油樟、荔枝 180000 310000 79 宜宾市 长宁县 双河镇 竹、粮油 55000 35000 80 宜宾市 江安县 四面山镇 粮油 23970 35500 81 宜宾市 高县 罗场镇 蚕桑、茶叶 75000 85000 82 宜宾市 筠连县 沐爱镇 肉牛、生猪 77000 51504 83 宜宾市 珙县 上罗镇 生猪、蚕桑猪 50080 51000 84 宜宾市 兴文县 共乐镇 稻虾 19208 25611

 85 宜宾市 屏山县 锦屏镇 茵红李、茶叶 98360 106360 86 广安市 华蓥市 高兴镇 粮油、水果 5950 11000 87 广安市 前锋区 龙滩镇 茶叶、花椒 8280 9976 88 广安市 ...

篇三: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精神,大力推进我市乡村产业振兴,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在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生产力,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2025 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作用突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发展基础更扎实、特色更鲜明、体系更健全,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大进展。

 二、重点工作

 (一)以强化基础、保障供给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到 2025 年,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 65 万吨以上,完成大石桥市水稻种植、高端大米生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因地制宜调减非优势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发展水稻、大豆、特色杂粮等经济作物,做稳做优粮油产业。推进设施蔬菜小区建设,建设高效精品果园,发展草莓、树莓、蓝莓等小浆果产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2.推进畜禽健康养殖。到 2025 年,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85%以上。科学规划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并实施分区管理,适养区畜禽养殖量占比逐年提升,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改变,基本实现清洁生产、健康养殖。深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备条件的县(市)区逐步由耗粮型畜牧业向草食类畜牧业转变,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加快绒山羊、辽育白牛等优质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稳定生猪、蛋鸡、肉鸡养殖,大力发展肉牛、奶牛、肉羊养殖,大

 力推进秸秆养牛、养羊。全市肉鸡、蛋鸡规模化养殖率达到 95%以上。因地制宜发展绒山羊、肉驴、鸭、鹅、蜜蜂等特色品种,调优养殖结构。全市肉牛、绒山羊产值占比逐年提升,建设盖州市绒山羊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特色畜牧业产值占比逐年提升,全市畜禽养殖业要达到品种有特色,数量有规模,质量有标准,生态有形象。

 3.发展精品渔业。到 2025 年,全市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1—2 个,创建海钓基地 1 个,综合性示范基地 3—5 个,海水立体养殖 5 万亩,稻鱼综合种养 10 万亩,打造大石桥市高坎镇淡水鱼养殖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高坎水产城,办好淡水鱼文化节。全市水产品加工率达到 60%以上,将“海蜇”尽早列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重点打造鲅鱼圈区海蜇加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4.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产业。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充分发挥高效商品用材林在我市林业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和榛子、板栗为主的特色干果经济林。在东部山区生态适宜区域发展中药材、山野菜等林下经济产业。到2025年,全市各类经济林和林下经济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

 5.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实施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到 2025 年,新增农民合作社 300

 个,新增家庭农场 50 个。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林草局)

 (二)统筹推进乡村工业经济,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1.发展“飞地经济”。严格落实《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开发区(园区)为载体,探索跨区域合作模式,建立健全财税分成、利益共享机制。对“飞地经济”园区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等项目,在原料供应基地建设、加工、流通及农村电商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对落户到“飞地经济”园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购置所需农机具按照国家和省农机购置有关政策执行。

 2.发展乡村现代化工业经济。根据乡村区位和资源禀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进一步优化乡村经济发展空间,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工业发展。以工贸为主的乡村,重点主动承接城市产业外溢,提升产业发展层级,增强自身承载能力。以农业为主的乡村,重点结合农业资源禀赋,积极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以休闲服务为主的乡村,充分挖掘特色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工业,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园

 区空间发展乡村工业,通过土地置换、税收分成等措施,建立县、乡、村利益联结机制,调动乡村招商引资积极性。乡村工业发展要坚决防止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统筹推进乡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推进我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各县(市)区优势农产品资源,结合“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加强专用原料基地建设,以粮油、畜禽产品、果蔬、水产品、林特产品等产业为重点,努力延伸产业链条。粮油加工业重点发展主食加工,积极开发副产品综合利用;畜禽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肉、蛋、奶产品加工,大力发展现代工艺生产传统风味制品;果蔬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绿色、有机产品加工,提高清洗、分级、预冷、保鲜、杀菌和包装等商品化后处理能力,开发果蔬特色产品;水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系列海蜇产品、鱼制品、风味食品等,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林特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经济林、森林食品、中药材等加工产业。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广电局、市财政局、市林草局)

 (三)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拓宽乡村产业发展渠道

 1.着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业。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设,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投资建设跨区域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发展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冷链物流重点项目,积极为基础性、公共性、公益性、平台性项目争取国家、省政策资金支持,努力补齐短板。充分利用存量资源,推动增量建设,以发展冷链物流支持生鲜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水平。

 2.健全乡村服务网络。积极筹措资金,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不断提升对小农户的覆盖率。改造农村传统小商业服务模式,发展批发零售、养老托幼、环境卫生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特色批发市场、零售网点的改造与升级。

 3.加快发展乡村信息产业。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建设智慧绿色乡村、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深化信息惠民、推动网络扶贫、统筹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等任务。积极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运用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现代农业”等营销模式,扩大我市农产品在全国市场份额。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宣传和销售“大酱”、“海蜇”、“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鼓励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一村一品”。积极对接网上直采系统,开展“农批零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各种形式的产

 销对接,发展直供直销,带动农产品基地发展和品牌建设。支持巾帼扶贫馆—馆暨农特品展示体验中心建设,为我市贫困地区和我市援疆地区搭建销售渠道,实施订单生产、订单销售、订单项目产销模式,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

 (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村产业融合新空间

 坚持城乡联动、以城带乡。总结盖州市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的工作经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供销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的服务优势,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观光农业、认养农业、订单农业等。开发我市北部、东部等地区多元优势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5 年,培育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多种功能叠加、体制机制灵活、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特色小镇。推进我市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发展,建成一批符合标准的精品民宿,力争推出 30 家精品民宿申报入库。

 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充

 分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推广中央厨房、直供直销、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多种模式,发展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到 2025 年,着力建设一批优质粮油、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 “一县一业”和农业产业强镇,引导有条件的村建设农工贸专业村。

 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和农户实现利益联结,鼓励各地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争取国家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文旅广电局、市林草局)

 (五)以质量提升、品牌引领为重点,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品牌创建要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相结合,将园区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产品品牌。以品牌发布会、品牌路演等形式对品牌农产品进行宣传推介,重点推介“海蜇”、“大米”、“大酱”、“盖州苹果”等一批品牌。力争用 3—5 年的时间,农业品牌建设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实现现代农业由产品模式向品牌模式转变,打好农业品牌建设“组合拳”,打造品牌

 强市的样板。到 2025 年,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农产品品牌企业,农产品品牌达到 200 个,认证 60 个“两品一标”产品,形成农产品品牌优势,并将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加强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专用权保护。

 到 2025 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良好农业规范农产品认证登记数量稳步增长。完善地方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整县推行标准化生产,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落实。进一步加强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监管,全面落实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强化资源保护利用。大力发展节地节水等资源节约型农业,衬砌大型灌区渠道,改造老旧提水设施,新建部分提水泵站,安装量测水设施。持续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不得将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列入禁止类产业目录的、污染环境的项目引入农村。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水利局、市市场监管局)

  (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布局

 在县域内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形成县、镇、村产业特色鲜明、功能有机衔接格局。形成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结合、产业优势与园区特色协调、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融合的发展体系。建立贫困户稳定增收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带动持续性和长效性,激发内生动力,巩固和扩大产业扶贫成果,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完善县域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抓好示范镇、样板村试点,完善农村关键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全市行政村逐步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的目标。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农

 博会、农展会等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要大力组织开展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一带一路” 农业合作,特别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对口合作为重点的招商引资活动。积极运用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各级政府和产业园区帮助解决项目引进落地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进一步强化乡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瞄准带动产业集聚和乡村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推进项目的引进和落地,集中力量、集聚要素,加快乡村产业项目建设进度。

 发挥乡村各类产业园区的产业承载功能,完善基础设施,搭建为企业服务平台,提升开发区(园区)运营能力。加快盖州市、大石桥市、老边区、鲅鱼圈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到 2025 年,创建 2 个主营业务收入超 10 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局)

 (八)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引擎

 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优势互补,成果共享。聚焦农业领域国

 家、省科技计划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依托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引导星创天地发展,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

篇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2021 年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我镇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以下简称“特色小镇”)建设步划,根据中共 XX 市委、XX 市政府关于印发《创建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创建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魅力 XX 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1、产业业态实现“三有”。重点聚焦本镇特点,大力发展 XX港辣椒特色产业,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

 (1)有主导产业。继续与省农科院合作加力推进辣椒提纯复壮工程,确保在 2021 年实现品质提升。支持协助 XX 省 XX 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众源生态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社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 2021 年底实现辣椒种植面积达 1 万亩左右。同时,整合镇内现有电商平台,畅通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产品销售的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彼此带动,提升 XX 港辣椒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有龙头企业。在镇内现有的 1 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蔬菜)产业园,XX 家辣椒种植加工企业,X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2021 年新增企业 X 家在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下,引领全镇 X个村(社区)万亩 XX 港辣椒种基地朝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销售的方向向全国发展。

 (3)有知名品牌。出台 XX 港辣椒品牌保护方案,继续保护好获国家认证的 XX 港辣椒地理标志农产品和 XX 港辣椒、黄瓜、土豆、丝瓜、白菜苔 、莴笋等 X 项产品绿色食品,确保产品品质优良,品牌名气享誉省内外。

 2、人居环境实现“三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打造清清爽爽、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宜居家园。

 (1)村民建房规范化。全面完成镇村筒易规划编制,规范建房审批率、按图建房率达到 100%。

 (2)“空心房”整治常态化。全镇范围内“空心房”整治率达到 100%,并实现“动态清零”。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完成 XX 撇洪渠黑臭水体治理和 XX 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污水处理率达 85%以上;继续做好绿化美化工作,庭院绿化农户占比达 95%以上。

 (3)基础设施便捷化。整合上级相关项目建设资金,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实现教育、医疗、文体、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全域覆盖,防洪、排涝、消防等各类防灾设施符合要求,

  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 100%,道路建设达到“农村四好路”标准。

 3、基层基础实现“三好”。坚持“里外兼修”“建管并重”,打造既有“高颇值”,又有“高素质”的特色小镇。

 (1)堡垒作用发挥好。进一步加强全镇各村(社区)党总支政治引领能力,推进支部“五化”建设,全面落实巴陵先锋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制度、组织生活会、积分管理等党内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党员队伍管理。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不断规范和完善村(居)民自治规章制度,努力做到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群众生活富足,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2)传统文化继承好。积极做好汇报,获得县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充分挖掘、整理、记录地方传统文化,保护好 XX 窑遗址、XX 寺等历史文化遗存。2021 年,重点启动好 XX 寺重建工作。

 (3)文明新风弘扬好。持续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尚, 继续在全镇建立以老党员和基层骨干为主体的环保协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五会合一”的特色小镇创建村民共建协会,遏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工作全覆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有效,无重大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无村霸和宗族黑恶势力。

 三、实施步骤

  1、自主申报阶段(2021 年 4 月底)。4 月 25 日前,镇严格对照市创建标准, 向市县相关办公室递交申报材料。

 2、宣传动员阶段(2021 年 5 月初)。组织召开党政负责干部会提出创建意见,制定和完善创建规划,并召开镇村干部,部门负责人会、村组动员会层层宣传发动,集中推介创建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平台, 广泛动员组织公众参与,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特色小镇创建的浓厚氛国 。

 3、组织实施阶段。(2021 年 5 月中旬至 11 月底)。镇特色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上级对接、前期辅导、工作调度、日常督查。按照特色小镇创建的任务要求,组织镇村干部深入村、组、公司、农户,组织指导和参与创建。

 4、迎检确定阶段(2021 年 12 月底前)。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和资料收集,准备迎接市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考核验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 XX 镇 2021 年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 XX 任组长,XX 任副组长,镇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镇党政办公室、财政所、自然资源所、环保站、安监站、规划站、农技站、林业站、文化站,相关村、社区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 办公室主任由程广兼任。各部门单位要根据职能分工,发挥

  优势,整合政策、资金、项目,重点支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切实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

 2、整合力量,形成联动。特色小镇创建涉及全镇工作方方面面,各线、各部门要将特色小镇创建与各项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创建效能。全镇各级干部要认真负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主动积极配合创建工作,加强协作,防止推诿扯皮,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人管、有人办。同时,要广泛开展创建宣传,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去,充分发挥群众工作的优势,营造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形成创建工作合力。

 3、加大投入,整体推进。要坚持协调发展、整体推进,要建立“政策扶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发”的资金筹措机制,增强对创建工作资金的保障能力。要支持民营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助、认购、认建等形式,参与特色小镇创建。同时,加强对特色小镇创建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使用得当。

篇五: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县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实施方案 (完整通用版)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 2020 年度工作要点和议题安排,县人大常委会于 X 月份至年底对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评议,按照《XX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评议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放在突出位置,紧盯深化农村改革主线,集聚资源和要素,大力推进粮食、荷藕、水产、生猪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抓产业规划、园区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方面开展评议,不断提升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层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保障粮食安全、产业化发展,推进全面小康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二、评议重点

 1、粮食、荷藕、水产、生猪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2、贯彻有关农业法律法规,落实强农惠农相关政策情况;

 3、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示范园区建设情况;

 4、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优良品种和标准化种(养)殖情况;

 5、品牌建设和品牌优势发挥情况;

 6、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7、扶持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情况;

 8、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情况;

 9、办理县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情况。

 三、方法步骤

 评议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7 7 月上旬 --8 8 月上旬)

 1、制定评议工作实施方案,提交主任会议研究。

 2、成立评议组织。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评议工作组,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部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人大代表、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组成。

 3、召开动员会。

 会议主要内容:

 (1)宣读评议实施方案;

 (2)县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作表态发言

 (3)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作迎评讲话;

 (4)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讲话。

 参会人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县政府分管副县长,评议工作组全体成员,县人大机关同志;县政府办相关负责人,县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发改委、财政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人,各镇人大主席,各镇分管负责人。

 4、组织学习。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评议工作组开展学习。

 5、开展自查自评。相关部门召开内部动员会议,传达、学习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迎评要求,按照评议工作总体部署,开展自查自评,形成自查报告报评议工作组。自查阶段可以邀请评议工作组有关同志参加。

 (二)调研阶段(8 8 月上中旬—9 9 月中旬)

 1、收集意见。

 (1)听取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汇报,听取县商务局关于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情况的汇报,听取县市场监管局关于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品牌优势发挥情况的汇报,发改

 委、财政局围绕评议实施方案的要求和部门工作职责作情况汇报,并进行座谈,查阅相关资料台帐;

 (2)召开部分镇分管负责人、部分农业农村专业代表组成员、重点农业园区、专业大户、服务组织、农业企业负责人等参加的座谈会;

 (3)赴基层调研,实地走访、察看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并进行座谈;

 (4)各镇人大积极发挥代表作用,梳理问题清单和意见建议,报人大评议工作组;

 (5)通过新闻媒体、人大网站公布评议议题和评议内容,并通过公布电话、电子信箱、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2、交换意见。评议工作组就调研收集的意见和建议与相关部门交换意见。

 3、向主任会议报告。评议调研结束后,评议工作组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

 (三)评议阶段(9 9 月中下旬)

 1、各相关部门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对照评议内容,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撰写工作报告,政府办汇总形成专项工作报告,报县人大评议工作组征求意见,并将修改后的专项工作报告在评议前送交人大常委会。

 2、召开县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评议,分管副县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代表询问或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1)听取专项工作报告;

 (2)听取评议工作组调查报告;

 (3)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评议及询问,分管副县长或相关部门应答;

 (4)进行满意度测评;

 (5)当场公布测评结果。

 满意度测评由常委会组成人员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进行投票。满意票超过出席会议的组成人员 80%且满意票、基本满意票之和超过(含)90%的为满意;满意票、基本满意票之和介于 80%至 90%为基本满意;满意票和基本满意票之和低于 80%的为不满意。测评结果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工作报告予以通过;测评结果为不满意的,工作报告不予通过。

 4、专项工作评议结果向县委报告,向“一府一委两院”、人大代表通报,向各相关部门反馈。

 (四)整改阶段(9 9 月底 ——2 12 月下旬)

 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县人大代表提出的评议意见,由常委会办公室汇总整理,形成书面评议意见,经常委会主任会议

 研究通过后,以常委会《审议意见》形式,交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整改。

 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处理评议意见,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问题,并适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送整改报告。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听取汇报、组织视察等形式,跟踪督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四、几点要求

 1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是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权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是促进部门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工作评议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把这次评议活动作为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意见的重要途径,作为改进工作、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积极主动迎评,自觉接受评议。

 2 2 、精心组织,注重实效。评议工作组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注重提高评议工作的参与性、严肃性和实效性。对工作评议中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跟踪督促抓好整改,确保评准、评实、评出成效。各有关部门要成立工作班子,制定本单位评议工作方案,报县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组。对评

 议中提出的意见要认真对待,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坚持自查自纠、边评边改,把整改贯穿评议工作的全过程。

 3 3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新闻媒体要拓展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加大对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及评议工作的报道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知晓率,引导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营造共同参与人大专项工作评议、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荐访问: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发展 工作方案 乡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4 微胜文档网 www.beautyinvitation.com.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9068562号-1